【地理】2011版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_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必修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求及原则
4.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考纲知识梳理】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电力)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廉价)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 技术 技术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污染类型 布局原则 大气污染 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者常年盛行风地带的下风向
水源污染型企业 污水排放口原理水源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和企业局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要点名师讲解】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以从工业生产投入的角度甲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越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该选择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方。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
① 原材料运输量大(如制糖工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不拘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 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2)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较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3)工业布局转移中条件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海洋运输的又是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工业主导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1)~(2)题。
(1)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
A.H~I B.I~J C.J~K D.K~M
(2)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工资和市场距离 B.运费和原料成本
C.地租和原料成本 D.运费和地租
【解析】(1)从图中可知,在区域I~J净收入最高,仅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区域是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2)图中净收入与距市中心距离有关,距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则运费和地租不同,即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运费和地租,与工资、原料成本没有多大联系。
【答案】(1)B (2)D
二、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不同,其区位选择要求如下表: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捷径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科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 布局时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