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征文.doc

发布:2025-02-11约3.1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征文

TOC\o1-2\h\u19991第一章走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世界 1

21070第二章《举一反三:小学奥数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剖析 1

7495第三章数学思维训练的独特特点 2

29741第四章我的数学思维训练初体验 2

19451第五章训练实例:从书本到实际的思维跨越 2

25410第六章引用实例论证思维训练的价值 3

25799第七章数学思维训练的深远意义 3

24539第八章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 3

第一章走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世界

数学思维训练对小学生来说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充满奥秘的数学大门。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不再是机械地计算数字,而是学会用思考去摸索数学的本质。比如说,简单的加法运算,在思维训练中,就不仅仅是算出结果。像123,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发觉这是一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形式,它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来计算,也就是(13)×3÷2=6。这种思维训练能让孩子看到数字背后的规律。它还包括对空间的感知,像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孩子需要在脑海里构建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关系。数学思维训练是一个充满挑战又趣味无穷的世界,为孩子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数学学习视角。

第二章《举一反三:小学奥数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剖析

《举一反三:小学奥数创新思维训练》这本书可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帮手。书里有好多板块的内容。就拿数与代数这个板块来说,它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方面的思维训练。比如说在数的运算里,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串数按照1、3、5、7、9这样的规律排列,问第100个数是多少。这就需要孩子先找到这组数据的规律,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an是第n项的数值,a1是首项,n是项数,d是公差),那第100个数就是1(1001)×2=199。在几何图形部分,书中通过各种实例让孩子认识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像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相同的部分,有多少种剪法,这就考验孩子对长方形对称性的理解。这本书通过丰富多样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第三章数学思维训练的独特特点

数学思维训练有很多独特之处呢。首先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就像解一道逻辑推理题,比如说有三个小朋友,小明、小红和小刚,小明说小红在他左边,小刚说他在最右边,让孩子推理出他们的排列顺序。这需要孩子根据给定的条件,一步一步进行逻辑推导。其次是它的灵活性。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多种解法。例如计算12×15,我们可以直接相乘得到180,也可以用简便算法,把12拆成102,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12×15=(102)×15=10×152×15=15030=180。再者就是它的抽象性。像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分数,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思维训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特点让数学思维训练既充满挑战又魅力十足。

第四章我的数学思维训练初体验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数学思维训练的时候,那是一种既新奇又有点害怕的感觉。当时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说有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10只,脚一共有28只,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一开始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想着用最笨的办法,一个一个去试。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假设法,如果全是鸡的话,10只鸡应该有20只脚,但是实际有28只脚,多出来的8只脚就是兔子比鸡多的脚,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所以兔子就是4只,鸡就是6只。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数学思维训练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冒险,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像找到了一个宝藏,让我越来越有兴趣去摸索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五章训练实例:从书本到实际的思维跨越

我在学习《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这本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书本上的有趣实例,这些实例也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书中有一个关于行程问题的章节,里面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红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小红的速度是每分钟40米,问他们多久能相遇。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算出相遇时间是1000÷(6040)=10分钟。有一次学校组织跑步比赛,我和另一个同学参加了接力赛,我就想到了这个行程问题。我知道我们跑的路程和各自的速度,就能算出我们交接棒的大概时间,这样就能更好地安排战术。这就是从书本的数学思维训练到实际生活中的思维跨越,让我明白数学思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六章引用实例论证思维训练的价值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实例,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精确计算各种数据。比如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