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栽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ICS65.020.20
CCSB31
T/ZZBZ
团体标准
T/ZZBZ001-2022
秀珍菇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ultivationofPleurotusgeesteranus
(征求意见稿)
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
漳州市标准化协会
发布
台湾菇类发展协会
T/ZZBZ001-2022
秀珍菇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栽培的菇场要求、原料要求、制袋工艺、栽培管理、
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秀珍菇自然季节下大棚袋栽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19541饲料原料豆粕
NY/T119饲料原料小麦麸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HG2940饲料级轻质碳酸钙
DB35/T1312食用菌栽培原料用棉籽壳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菇场要求
4.1地点与布局
4.1.1地点与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平坦,通风良好,利于排水,交通方便,200m内无集市、水泥厂、石灰厂、
木制加工厂等扬尘源,100m内无养殖场、垃圾场、距公路主干线200m以上的场所。
4.1.2布局
根据秀珍菇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规划
出:堆料场、原料仓库、制袋区、灭菌区、培养区、栽培区。其布局以方便操作、提高栽培成活率、减
少污染为原则。
1
T/ZZBZ001-2022
4.1.2.1堆料场
平坦干燥、通风好、远离火源。
4.1.2.2原料仓库
应设置在便于车辆进出的位置,处在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干燥、通风好、防雨、远离火源。
4.1.2.3制袋区
靠近原料仓库,便于原料输送,水电充足。
4.1.2.4灭菌区
紧靠制袋区,设有灭菌锅炉及蒸汽输送管道等配套设施,锅炉应安装在下风口处或相对独立的场所。
4.1.2.5培养区
设置缓冲室和接种室,环境清洁、地面及墙面保持光滑。
4.1.2.6栽培区
要求地势较高、环境清洁、地面及墙面光滑。
4.2菇棚要求
4.2.1建造要求
4.2.1.1菇棚应坐北朝南,具有牢固、防雨、遮阳、挡风、隔热等基础设施。
4.2.1.2具备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每座菇棚有效栽培面积150㎡~180㎡。
4.2.2菇棚设施
4.2.2.1菌架
两边操作的菌架宽度为3.6m,架距1.2m,菌架下面与地面距离0.3m,菌架之间的通道1.2m。
4.3菇棚尺寸
菇棚宽9m,长16m~20m,边高3.6m,中间高4.6m。
5原料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