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磁性能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2 物质的磁性能 一、高磁导率 *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过度元素铁、钴、镍极其合金等材料。它们主要的磁性能如下。 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很大,μr1,可达102~105量级。 这就使它们具有被强烈磁化(呈现磁性)的特性。 为什么磁性物质具有被磁化的特性呢? 如果想了解的话,就要从磁性物质的内部特性来讨论。 非磁性物质的相对磁导率为常数且接近于1; 磁性物质的相对磁导率则很大。 分子电流和磁畴理论: 在物质的分子中,电子的绕核运动和自转将形成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产生磁场,每个分子都相当于一个基本小磁铁。 同时,在磁性物质内部还分成许多小区域;由于磁性物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电流在局部形成有序排列而显示出磁性,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磁性物质没有外场时,各磁畴是混乱排列的,磁场互相抵消。 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畴就逐渐转到与外场一致的方向上,即产生了一个与外场方向一致的磁化磁场,从而磁性物质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大增加。就是说磁性物质被强烈的磁化了。 磁性物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工设备中,电动机、电磁铁、变压器等设备中线圈中都含有的铁心。就是利用其磁导率大的特性,使得在较小的电流情况下得到尽可能大的磁感应强度和磁通。 非磁性材料没有磁畴的结构,不具有磁化特性。 二、磁饱和性 H B B0 B BJ O 磁化曲线 H B,μ O μ B μ与H的关系 B0 是真空情况下的磁感应强度; BJ 是磁化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B 是介质中的总磁感应强度。 磁性物质的μ不是常数,Φ与H也不存在正比关系。 当外磁场(或激励磁场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部磁畴都会转向与外场方向一致,这时的磁感应强度将达到饱和值。 三、磁滞性 B H O 1 2 3 4 5 磁感应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磁滞性。如图为磁性物质的滞回曲线。 要使剩磁消失,通常需进行反向磁化。使B=0时的 H 值称为 矫顽磁力 Hc。 6 在铁心线圈通有交变电流时,铁心将受到交变磁化。电流变化一次时,B随H而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不同物质的滞回曲线是不同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H减少为零时,B 并未回到零值,出现剩磁Br。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