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空间K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尺寸空间K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大尺寸空间结构中,圆钢管作为一种轻质、高强、抗震性好的结构材料,在建筑和桥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对材料和结构的强度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圆钢管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及分析,对于提高其所在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圆钢管的节点是其结构中非常关键的构件,其在内力传递及承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圆钢管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圆钢管的结构性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将着重对大尺寸空间K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展开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 对圆钢管节点的结构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2.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在ANSYS软件中建立相应的模型,模拟节点承载过程,得到节点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位移变化;
3. 基于分析结果,分析节点的破坏模式及其极限承载力,并探究影响节点承载能力的因素。
三、拟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 理论分析:通过对节点的结构特点、受力情况等进行理论分析,得到节点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
2. 有限元分析:在ANSYS软件中建立相应的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节点承载能力的数值模拟,得到节点在单向和多向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位移变化,同时探究节点破坏的模式和机理。
3. 数据处理:通过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探究节点承载能力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建立相关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四、预期成果
1. 对大尺寸空间K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结构性能、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 建立节点承载能力的数值模型,探究其受力特点及其破坏模式;
3. 形成针对该节点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1-2个月):开展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工作;
第二阶段(2-4个月):建立节点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开展有限元分析工作;
第三阶段(4-6个月):处理分析结果,形成节点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第四阶段(6-8个月):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及材料。
六、参考文献
1. 蒋新宇. 基于有限元法的大直径桥梁超长焊接钢管节点承载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 祁涛. 高层建筑外危构建筑系统钢构节点设计与分析[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3. 隋庆华. 空间结构理论与分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 杨宁,孙晓琳. KK型圆钢管空间网架节点有限元分析[J]. 工程力学, 2016(2): 105-1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