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晋商的经营管理及其对现代商业文化的启示.doc

发布:2017-10-09约6.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晋商的经营管理及其对商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邹德飞 【摘要】晋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五百年的辉煌,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虽然现今的经济环境与当时不同,但晋商所创造的一些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成功应对市场经济浪潮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从经营思想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对商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来全面解析晋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晋商 经营思想 制度创新 商业启示 【目录】 晋商的经营思想 晋商的制度创新 晋商理念对当代商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从明清时代开始,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手工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形成新的行业。同时,各地区间商品的流通也日益广泛,出现了部分政府控制的商品民营化的趋势。山西商人在具有商机的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经营思想和制度创新,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奇迹,并持续500年之久,直至近代商品国际化以及动荡经济的冲击,神话才被终结。今天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在吸取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还要从本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东方传统的商业智慧推广。晋商拥有完整的史料记载,并且辉煌一时。从发家到衰败的五个世纪中,在对企业诚信、人才运用、风险投资等经营思想和联号制、经理负责制、人身顶股制等制度的创新方面晋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晋商的研究,有助于总结我国商业发展的规律,对现代化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制度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晋商的经营思想 (一)信奉诚信思想 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义利观的熏陶,“诚信至上”被晋商认为是行商的要义。关公作为晋商最为敬奉的神灵,不仅因为关羽是山西人士,更因为他一生践行“忠”、“义”二字。晋商议事,均选择在关庙进行,通过神祗的威慑力量,提高商人的自我约束,树立诚信待人的风气。 晋商提倡脚踏实地的做买卖,不能存有丝毫利己之心,而要诚信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业百年不倒。其所信奉的诚信,主要包括对百姓的诚和对相与的义。 在商品的经营上,晋商恪守诚信经营,甚至宁可亏本,也要保证信誉。这为晋商获取了百姓的信任,也为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乔家复盛油坊是专营胡麻油的店铺。一次分装时,店伙计贪图小利,将劣质油掺入优质油中。掌柜发现后,立即将掺有劣质油的胡麻油换下,易以优质油,并将劣质油公开销毁。虽然商号暂时损失了不少银子,但是却树立了诚实不欺的名号,生意更加繁荣。[1] 晋商将在商业活动中彼此相互往来的商家称为相与。晋商对于相与的选择十分谨慎,从不乱交,但一旦确立了合作关系,便相互扶持,荣辱与共。当自己的相与遇到危机时,晋商往往都不计较得失,鼎力相助。相与者,类似于现今的经济联盟,既分享共同的利益,又对共同的责任承担风险,同时也体现出了晋商的诚信无疑。 (二)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育 人才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重视人才的使用,是晋商可以屹立商界数百年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商界名流李宏龄曾说:“得人者昌,商界何独不然?”晋商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用,并由此创建了一套选拔人才、重用人才的措施。 在人才的选拔上,山西商人普遍采用学徒制,山西各商号所选取的学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山西人,既方便管理又能惠泽同乡,二是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须家境殷实,为人正直,被担保人“倘有越轨行为,保证人负完全责任。”[2] 有了担保人的担保,通过相关的考试后,员工方可进入商号。学徒进入商号后,需要经过三年的训练才可算是正式出徒。第一阶段,主要做些日常杂事,如扫地、打水等,晚上时间学习珠算,大约一年时间,通过员工的表现来判断他适合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第二阶段,需要学徒学习票号业务的基本技能,如背诵 “平码银色折”。与此同时,熟练掌握各地平码银色的折算标准,开始做一些帮账、抄信等事情。第三阶段,一般只限于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即“掌柜认为最有出息的学徒”,他们可以去学习做生意的技巧,一旦完成相关训练,即可派去分号,独挡一面。[3]同时,有特殊要求的人才还要进行驾骆驼、学语言等方面相关培训。如“其在蒙古者通蒙语,在满洲者通满语,在俄边者通俄语”。[4] 晋商对于员工的道德方面训练,也十分重视。培养员工重信誉、戒奢华、节情欲、敦品行等内容,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这些考核通常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可以考察伙计们意志是否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是否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 (三)风险投资意识 风险投资是指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是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具有巨大竞争力潜力行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在经济尚未全球化的明清,晋商就已经敏锐的观察到了一个有市场发展场景的产业——官商产业,以商养官,以官护商。晋商与清政府的密切关系作为一开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山西商帮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由于墨守成规,为最后晋商的衰败埋下了伏笔。用一句古话说,可谓是“成也萧何,何败萧何”。 晋商通过对达官贵人的疏通,拿到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