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转炉开题报告.oc1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炼钢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单预热换热器设计
学 院 冶 金 与 材 料 工 程 学 院
专业班级 冶 金 应 ( 08——2)
学生姓名 陈 小 华 学号 2008540108
指导教师 曾 红
2012 年 3 月 1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 本课题目的
冶金企业属于费能型企业,其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0%左右,占工业部门能耗的15.25%。目前,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尚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能源价格仍呈上升趋势。因此,节能降耗是冶金企业长期的战略任务。冶金企业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可利用热量,同时在各工序之间存在着含有可利用能量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充分回收和利用这些能量,是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更有效地回收钢铁流程中的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潜力很大
高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比其它废气的回收利用意义更为重大,因为这涉及到冶金企业的气体燃料平衡、减少烧油等重要的能源问题,所以是废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重点之一,应当加快进程。对钢铁联合企业来说,目标应当是努力降低高炉煤气的放散率,增加混合煤气量,或采用低热值煤气燃烧技术将其用于轧钢加热炉;对独立铁厂而言,则应尽快建设高炉煤气电站。高炉煤气属于超低热值燃料,且气源压力不稳定,不适宜远距离输送或用作城市生活煤气,回收利用有较大的难度,除热风炉和锅炉外,目前只能用于复热式加热的焦炉和具有双预热功能的轧钢加热炉。转换利用高炉煤气的常用方式是燃烧发电。高炉的大型化使高炉煤气的产量成倍增加,燃用高炉煤气的中低参数发电机组从锅炉容量和能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均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发展高参数大容量全燃高炉煤气发电机组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在回收利用高炉煤气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是放散率仍然较高。许多企业在大量放散高炉煤气的同时,工业炉窑及热工设备都在燃用高价油和优质煤,不仅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解决煤气放散的根本措施是钢铁厂应普遍采用煤和煤气两用锅炉作为煤气的缓冲用户。因为冶金企业均有一定规模的热(蒸汽)用户,而热电联产又是锅炉蒸汽既灵活又便利的出路。这样,富余的煤气经锅炉转换为蒸汽,在满足供热的同时,根据需要和可能还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电力供生产使用,从而缓解企业用电的紧张局面,减少企业的一次能源消耗,具有节能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经济效益。
高炉煤气的超低热值并呈降低趋势是限制高炉煤气使用的最重要原因。1965年高炉煤气的平均热值为4180kJ/m3,而现在我国大型高炉的煤气热值已降到3135kJ/m3,中、小高炉分别降到3340~3550和3760~3970kJ/m3。它们在不预热时的理论燃烧温度分别为1236、1290和1420℃〔4〕。随着高炉原料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装备水平及操作水平的日益提高,高炉煤气的发热值会越来越低,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有:①在热风炉烟道中安装换热器,预热助燃空气及高炉煤气,从而达到提高燃烧温度和热效率的目的。200~300℃烟气可使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达到150℃以上,高炉煤气的预热温度达到100℃以上。②富氧燃烧也是提高燃烧温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以热值为3767kJ/m3的高炉煤气为例,若把空气中的含氧量从21%提高到30%,其理论燃烧温度可达1900℃左右,相当于空气、煤气双预热到950℃的效果。在有条件的企业,富氧燃烧较之安装换热器技术经济上更为有利。1985年,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与无锡第二钢铁厂合作,研制了国内第一座燃烧高炉煤气的管坯斜底式加热炉,使烧单一高炉煤气的轧钢加热炉的热效率提高到接近于使用高热值燃料的炉子,这是高炉煤气首次成功地应用于高温加热炉。随后,此项技术又在南京钢铁厂、南京第二钢铁厂和韶关钢铁总厂得到推广应用〔5〕。
从稳定生产、确保安全的角度出发,冶金企业,尤其是仅有1~3座高炉的中、小企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