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教案绪论.doc

发布:2018-10-12约2.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教案绪论一、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  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要而言,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是对社会资源有限性状态的一种描述。   选择是指资源配置,即资源不同用途和不同产品及劳务组合的选择,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学问。换句话说,经济学是选择的学问。 二、表示资源配置的两个经济模型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涵义,介绍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曲线;      市场运行图。 1. 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其意义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意义:  ① 反映了经济学的涵义和特征;   ② 说明不同的资源配置取向;(动画)  ③可以说明选择的机会成本。(动画)2. 市场运行图 三、价格的作用与资源配置   1. 市场经济运转靠什么?  2. 价格机制是怎样实现资源配置的呢?价格机制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 3. 价格机制的四大功能 四、经济学十大原理   1. 经济学的表达方式  经济学可用四种表达方式:文字、几何、代数、算术。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个人的偏好。 2.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五、经济学的基本定律、基本   内容和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定律是理性人都无一例外地追求“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MUi/Pi=λ。i=1,2,3,… n 1. 经济学的基本定律 六、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1. 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  规范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实证方法是排斥价值判断、描述经济过程的分析方法。它研究现象间的联系,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 2. 学习经济学要注意的问题   (1)前提条件  (2)防止主观性 (3)防止合成推理谬误 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经济学家谱 绪论课后练习参考答案讨论及思考题1.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与人类行为相关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稀缺性: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要,生产满足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是有限的。选择性:欲望无限和稀缺资源产生了选择的必要,资源的多用途性提供了选择的可能。选择是指资源配置,即资源不同用途和不同产品及劳务组合的选择,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选择主要是解决稀缺性产生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从而产生了经济学。2.不能取代。利益动机、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理性人竞争着追求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市场有序交换可以实现双赢、多赢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我从来没有看到那些假装为了公共利益而从事贸易的人做出多少好事来。”斯密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警惕披着公共利益外衣的阻碍竞争的垄断行为以及串谋说服政府、妨碍贸易的管制行为。人的动机都是自利,自利动机借助市场可以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将能利用自利人性来降低价格、造福整个社会,不过,斯密对商人保持戒心,反对垄断和管制。斯密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斯密:“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3.人们经常面临“有与无”的选择,例如,看电影还是上课?与张先生结婚就要拒绝王先生的求婚;买了房子就要放弃买股票。但经济生活中,人们面对得更多、更广泛的仍然是“多与少”的数量权衡取舍,:①很少有人遇到“体面穿戴+饥肠辘辘与裸体出门+鸡鸭鱼肉”的两难选择,但却常常遭遇“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多了,会计学、心理学、人口学上花的时间就少了;新增加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打零工的时间”的苦恼;②是用更多的时间打工挣钱储蓄货币呢,还是少加班、干自己喜欢的事储蓄健康和快乐感受?③一国资源更多地用于大炮生产(军需品)还是更多地用于黄油(民用品)生产;④任何社会都需要在效率与平等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是牺牲效率、降低工作激励、追求平等,还是从效率提高、馅饼增大中逐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4.(1)供求状况决定价格波动并引起资源投入量的变化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竞争,市场价格上升,激励企业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供给量;同时,抑制和减少需求量。最终,形成供求均衡,价格也趋于稳定。反之亦然。供求失衡会通过价格变化达到均衡,竞争压力会通过价格变化来释放。资源配置状态或结果表现为供求均衡且价格趋于稳定。(2)价格变动引起资源在不同部门或产品间的流动工资、利息、利润的变动引导劳动、资本、企业家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间的流进流出,租金的变动引起土地用途的变化。所以,价格最终决定了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进流出,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使生产者扩大规模并使其他部门的厂商把资源(资金、人力、物力)投入该种商品的生产。一切物体的运动无不是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作用。要素和产品的流通无不是受到价格机制的作用。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