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题库】(通用版)(化学)(二轮复习)2015届专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doc

发布:2016-03-29约6.3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  ) 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Cl+Ba(OH)2BaCl2+2NH3·H2O ΔH>0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D项未标明状态;A项,该反应从环境吸收热量,转变成化学能。 2.(2014·海南,8改编)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C.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答案 B 解析 A项,由图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参与,错误;B项,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ΔH,正确;C项,改变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径,可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错误。 3.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H(g)+2X(g)2HX(g) ΔH3<0 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答案 C 解析 C项,非金属性越弱,X2越不稳定,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少,错误。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2>ΔH1>ΔH3 D.ΔH1<ΔH3<ΔH2 答案 B 解析 与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ΔH最小,与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少,ΔH最大,所以ΔH1>ΔH3>ΔH2,B项正确。 5.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S(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 kJ B.在相同条件下,SO3(g)比SO2(g)稳定 C.1 mol SO2(g)和 mol O2(g)生成1 mol SO3(g)吸收98.7 kJ D.S(s)与O2(g)反应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3(g) ΔH=+395.7 kJ·mol-1 答案 B 解析 A项,S(g)燃烧生成SO2(g)放出的热量多,错误;B项,由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放出热量,所以SO3稳定,正确;C项,应放出98.7 kJ热量,错误;D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6.已知:Cu(s)+2H+(aq)Cu2+(aq)+H2(g)ΔH1 2H2O2(l)2H2O(l)+O2(g)ΔH2 2H2(g)+O2(g)2H2O(l)ΔH3 则反应Cu(s)+H2O2(l)+2H+(aq)Cu2+(aq)+2H2O(l)的ΔH是(  ) A.ΔH=ΔH1+ΔH2+ΔH3 B.ΔH=ΔH1+ΔH2-ΔH3 C.ΔH=ΔH1+2ΔH2+2ΔH3 D.ΔH=2ΔH1+ΔH2+ΔH3 答案 A 解析 Cu(s)+2H+(aq)Cu2+(aq)+H2(g) ΔH1 H2O2(l)===H2O(l)+O2(g)  H2(g)+O2(g)===H2O(l)  由盖斯定律三式相加得 Cu(s)+H2O2(l)+2H+(aq)===Cu2+(aq)+2H2O(l) ΔH=ΔH1+ΔH2+ΔH3。 7.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1)如下: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D.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1 答案 D 解析 A项,由于正丁烷燃烧比异丁烷放出热量多,所以异丁烷稳定;B项,化学计量系数与ΔH的数值不对应且应生成液态水;C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