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I卷5至6页。
第I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战国时期,官员酬报大多是年俸,而地位较低的胥吏则主要由官府根据其职事功绩,按月发俸。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酬报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一变化体现汉代()
A.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B.官僚体制逐步发展
C.官员待遇明显改善 D.社会矛盾持续激化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汉代官员的俸禄发放方式与战国时期相比,由年俸制变为月俸制,这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从而促进官僚体制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官吏俸禄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吏俸禄制的变化,没有涉及官员待遇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吏俸禄制的变化,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校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内容有助于()
A.强化皇权专制体制 B.强化伦理纲常约束
C.加强基层教化功能 D.提高地方治理效能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通过对官员细致的考核,如人口增长、土地开垦、司法公正和治安状况等,激励官员更有效地治理地方,从而提高治理效率,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官员能力的考核,与加强皇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官员能力的考核,而伦理纲常是指封建社会中维系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基层教化?是指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在基层社会中进行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其核心是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民众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明代乡约调解民间纠纷强调公正和公平,一般有宣誓仪式。清代乡约调解民间纠纷时,则出现了显示乡约长权力的威严场面,例如,在东北宾州,乡约于会房受理词讼,“会房门亦悬虎头牌,立军棍”、俨然公堂。这一变化反映出清代乡约()
A.逐渐成为地方行政机构 B.取代法律主导基层治理
C.基层行政管理职能强化 D.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的乡约基层司法权威增加,会房俨然公堂,反映的是乡约的基层行政管理职能增强,C项正确;“乡约”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不属于正式的地方行政机关,也不能取代法律的作用,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乡约依托宗亲关系,反而是依靠威严,严肃处置,排除D项。故选C项。
4.如下图为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刊发的《电气捉贼》图,介绍了上海租界出现的新现象。据此可知,晚清时期上海地区()
图片配文:电气捉贼法其法于宅内安置电气,夜间有贼潜启户扉,扉启则电气忽明,贼必猛吃一惊。维时电气光中已暗将贼之面目拍成一照。此后电光渐灭,电铃响动直达捕房。巡捕得知,即掩至拘捉,按图索骥,百无一失。
A.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西学传播影响社会生活
C.电气技术广泛传播运用 D.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并随着列强的侵略,影响到中国。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刊发的《电气捉贼》图,介绍了上海租界利用电气技术捕捉盗贼的新现象,这说明西学传播影响社会生活,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电力技术在中国的利用及作用,未涉及思想领域的变迁,排除A项;材料介绍了上海租界利用电气技术捕捉盗贼的新现象,但未涉及电气技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运用,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强调上海租界利用电气技术捕捉盗贼的新现象,但不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程度的不断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
5.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根据“三三制”原则施政。为了讨论修建灌溉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