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_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1 X2 X3 X4 X1 1 0.771920354286332 -0.154594505339051 -0.2754372960652 X2 0.771920354286332 1 0.132484861840042 -0.252115951192286 X3 -0.154594505339051 0.132484861840042 1 -0.404794896606167 X4 -0.2754372960652 -0.252115951192286 -0.404794896606167 1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截至2011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017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担心和争论也纷至而来。人们或有怀疑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或指责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或认为人民币汇率因此而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如此等等。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并用E-views统计软件对1991-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揭示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决定机制,并对优化外汇储备规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回归分析 模型检验 FDI
文献综述
(一)外汇储备的定义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I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1980年以后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1.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截至2011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017亿美元。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l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 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13本,居世界首位。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储备。
2.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目前, 全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也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这四种货币,而且美元的比重较大,欧元的比重正在逐步上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大致为美元48.85%-52.35% , 欧元17.14% -24.5% , 日元18.15%-24.5% , 其他主要货币7.7% -12.1%。由此可见,我国外汇储备构成中目前仍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的高额外汇储备,这是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超过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1.积极影响
(1)、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国际支付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维持充足的外汇储备,不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而且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国际支付能力、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有效保障。2)、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的能力增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信誉。因此必须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以防范债务和信用危机。3)、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能够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的多少表明了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我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1)、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持有成本过高,导致资源和资金的闲置。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