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doc

发布:2018-02-28约1.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 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 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 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隋炀帝: 【vie59719.htm?fromId=19102】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 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教案《《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 提问: 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 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 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 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 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 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 ,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 “太宗皇 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 。一旦 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唐太宗李世民: 【vie2216.htm?fromId=2541】 ④武则天: 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 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 考察武功和骑射。 武则天: 【vie2225.htm】 ⑤唐玄宗: 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唐玄宗: 【vie1128 6.htm?fromId=5176】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 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 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 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 你会怎么做?—— 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 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 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 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八、 教学反思 1、 通过比较教学,让学生前后贯穿,形成知识链。 2、 学生阅读讨论之前要给好标准,时间安排等,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大段的时间不能无目的 的散给学生。 3、 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明确好书中重点的位置,指导学生能做好记录。 4、 注意学科语言的使用,书中的重点学科专业词汇不可以被替代,非重点内容在有利于促进教 学的情况下,慎用。 5、 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表现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标新给予肯定。 6、注意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用精巧的问题设置去体会学生其所学知识的看法,从学生的 角度教师去了解其对知识的理解。 7、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握。 九、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 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姓名: 王丽丽 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电子邮件: 1029466@qq. 通讯地址: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请提供 100 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第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