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七年级下册.doc

发布:2017-12-01约1.04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七年级下册 主编:徐燕云 编者:蔡永辉 谷明杰 胡清 朱春波 郑晓锋 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盐类物质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 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 不同 ,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 很大 。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 不同 。成年人由于通过 排尿 、 呼吸 、 出汗 会失去一定的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因此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尽管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许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6.在地球的水量中,陆地水所占比例为( B ) A.96.5% B.3.5% C.2.5% D.0.3% 能力提升 7.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C ) A.水的物理性质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空间分布 D.水汽含量的多少 8.植物体含水量最多的部分是 ( C ) A.茎 B.叶 C.顶芽 D.风干的种子 9.联合国将“世界水日”定在( B ) A.3月12日 B.3月22日 C.4月5日 D.5月4日 10.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 B ) A.露置的饼干潮了 B.河水结冰了 C.空调管有水流出 D.下雨下雪 创新探究 11.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海洋水 B. 陆地水 D. 冰川水 E. 地下淡水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 海洋水 为水圈的主体, 冰川水 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一) 【课前预习】 1.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密度,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kg/m3__,读做“__千克每立方米__”。 2.水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 物理 性质,纯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是 1×103 千克/米3,合 1 克/厘米3,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3千克 。 3.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ρ=_。实验中,需要用__测出物体的质量,用__测出物体的体积 ( A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7.冬天户外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