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pdf

发布:2020-02-26约8.6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管理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 是固定 资本的实物形态。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 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 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 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 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 核算 ; 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通过对企业审计时出现的关于固定 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文章的拙见能够 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 ; 存在的问题 ; 对策分析 ; 固定资产管理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 1.1 固定资产账面和实际出现偏差 依照有关规定, 固定资产管理的账目必须包括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账 三项内容,用以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相关的细节内容。这些账 目统一交付到企业的对应使用部门或财务部进行保管, 然后由使用部门定期做好盘点核 实工作,再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账账、账实核对。在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如下的问题:第一,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都有,唯独缺少实物卡 片账, 对库存固定资产的保有量的清查也不及时, 这些账目记录欠清晰的不规范管理行 为,直接导致了账物不符,甚至是账账不符。第二,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会将 小金库 的部分账外资金违规构建的固定资产部分不入账, 或者部分入账, 来逃避监管, 第三, 即会计人员没有及时在账务上处理已经报废、 盘亏的固定资产, 这种账面上尚存, 但实际已经没有的遗留问题都会导致审计中出现差错,导致国有企业家底不清。 1.2 固定资产原有功能发挥不充分 在国有企业的改扩建中, 会拆除闲置的一些机器设备,这些陈旧的固定资产会不断 累积, 而国有资产并未发现其价值而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再利用。这些长期无人看管 和养护的陈旧固定资产, 长期搁置就会因保管不善而被损坏,使其原有功能不能充分发 挥。 1.3 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不高 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与固定资产的运营和企业的政策运转直接挂钩。 而在一些 国有企业中,其管理意识淡薄,不能严格执行有关的组织程序标准,它们注重的只是完 成考核指标即可,却并不重视固定资产的修理保养,使其寿命缩短,功能受限。此外, 固定资产的操作者业务素质的不纯属也是导致资源浪费和设备闲置的主要因素, 这些都 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 1.4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中, 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但其中涉及产权问题的多为房屋 和土地。自古以来,因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的土地,所以在房屋建造中多是由财政划 拨的形式完成, 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有房产证,但土地使用权证却 不全,这样就形成了产权模糊的现状。虽然这部分房屋也归企业使用,而且第三方也无 权进行产权划分要求, 但安全起见, 这些房地产还应尽快补证, 可这又会引发新的问题, 即补证所需的税费支出会让企业不堪重负,所以企业很少主动补证。而按照企业股份制 改革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无产权的固定资产是不能入账的,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 正是由于这部分尚未入账的无证房屋和提低的出租和变卖收入的不会入账, 使企业出现 了 账外账 ,无形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问题的对策 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