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常见的植物-教学教学设计 (1)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docx
2.5常见的植物-教学教学设计(1)-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植物
2.教学年级和班级: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学七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现象的探究兴趣,发展观察、提问、实验、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比较思维和因果思维,提高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4.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特征、分类和生长环境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植物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生长方式等。
-植物的分类:学习植物的主要分类群,如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生长环境: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等。
2.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复杂,如细胞壁、质壁分离、叶绿体等,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
-植物分类的依据:植物分类的依据多样,如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等,学生难于理解和运用。
-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理解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差异,以及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较为复杂的知识点。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用于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长环境等基础知识。
-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活的影响,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植物案例,如水稻、茶树等,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点。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细胞结构观察实验,增强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
-游戏互动:设计“植物分类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植物分类知识。
3.确定教学媒体使用:
-图片和视频: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电子互动地图:运用电子互动地图展示植物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常见的植物。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到哪些植物呢?
-引导学生回答,如花草、树木等。
-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的世界,探索它们的特征、分类和生长环境。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
2.讲授新课(15分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的基本特征。请大家翻开课本,看到第67页,我们一起学习植物的细胞结构。
-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质壁分离、叶绿体等,并引导学生跟随课本插图进行观察。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植物的分类。请大家看到第68页,了解植物的主要分类群,如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讲解植物分类的依据,如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3.互动环节(15分钟)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分析它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实验环节(15分钟)
-请大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植物细胞结构观察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巩固练习(10分钟)
-请大家完成课本第69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总结与反思(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长环境。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课程,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
-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植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7.作业布置(5分钟)
-请大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学生记录作业,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学知识,我为大家推荐了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将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相关,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植物的世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长环境等知识,适合作为本节课的拓展阅读。
-《植物的生长奇迹》:这本书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