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课件实用版.ppt

发布:2024-12-25约1.6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主学习2、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2)是知也:_______、。(3)更也:____________。(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5)人能弘道:___________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教导改变掩饰扩大、光大自身、自己远离河停止你这智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诲:教导;“女”通“汝”,你;为:表判断,相当于“是”;知:明白;是:指示代词,“这”“知”通“智”,聪明.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意为“怎么办”或“怎么”;者:“的人”末如之何:末,无;拿他没有办法;对待无知----实事求是,不是安于无知。面对问题,要肯动脑筋,勤于思考,这才是理性的态度、哲人的思辨。2020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012021而:表假设,如果022022是:这0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之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食:通“蚀”,亏损;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文过饰非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小人:人格卑下的人。②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过:犯错误。④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正视错误很重要,而改正错误更重要。“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扩大、光大。使动,使‥‥显扬。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①躬自:自身、自己②厚,薄:多,少;③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于责为人处世应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矛盾,应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与人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01--实事求是、知错能改02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为:担任,作为。问:请教。达:达到(目的)。010305020406从政方面----欲速则不达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①足:使动用法,使充足。②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③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④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对人讲信用。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岁寒:指时令到了寒冷的时候“彫”通“凋”,衰落01启示?020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河。逝者:往者,过去的。斯:这02启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