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糖代谢II1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葡萄糖(或糖原) 分解:3条途径 (1) 无氧情况:糖酵解(glycolysis) 葡萄糖(糖原) → 乳酸 (2) 有氧情况: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葡萄糖→CO2+H2O+能量 (3)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葡萄糖→ 磷酸核糖+NADPH+CO2 一、 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 概念 过程 意义 (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NAD+:R为H;NADP+:R为PO32-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丙酮酸 (11)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 (12)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糖酵解意义: 二、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一)糖有氧氧化的概念 糖的有氧氧化: 是指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二)糖有氧氧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G PA(胞浆) 氧化脱羧 第二阶段:PA 乙酰CoA(线粒体) 第三阶段:乙酰CoA (线粒体) G PA(胞浆) 线粒体内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 TCA循环) 又称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 或 Krebs循环(Krebs cycle) 三羧酸循环 ⑴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⑵ 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⑶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⑷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A ⑸ 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 ⑹ 琥珀酸氧化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⑺ 延胡索酸水合生成苹果酸 ⑻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特点: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次脱羧 三个不可逆反应 四次脱氢 1 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 底氧化净生成12分子ATP。 (三)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糖有氧氧化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 四、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过 程:第一步 生理意义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三、糖 异 生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途径 6×6-磷 酸葡萄糖 2×5-磷酸 核糖 2×5-磷酸 木酮糖 2×7-磷酸 景天糖 2×3-磷 酸甘油醛 2× 3-磷酸 甘油醛 2× 5-磷酸 木酮糖 2×4-磷酸 赤藓糖 2× 6-磷 酸果糖 2× 6-磷 酸果糖 6×6-磷酸葡 萄糖酸内酯 6NADPH 6×6-磷酸 葡萄糖酸 6H2O 3×5-磷 酸核酮糖 6NADPH 6CO2 葡萄糖 磷酸戊糖途径特点 : 反应部位: 反应底物: 重要反应产物: 限速酶: 胞浆 6-磷酸葡萄糖 NADPH、5-磷酸核糖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1、产生5-磷酸核糖 2、产生NADPH 5-磷酸核糖作用: } DNA、RNA合成原料 (1)NAD(P)+ (2)FAD (3)HSCoA 各种核苷酸辅酶 (1) NTP (2)dNTP 核苷酸 (3)cAMP/cGMP } 第二信使 合成原料 NADPH的主要功能: 1、作为供氢体 ---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合成反应 2、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 含量起重要作用 3、作为加单氧酶的辅酶 ---参与肝脏对激素、药物和毒物的生物 转化作用 4、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肝糖原: 含量可达肝重的5%(总量为90-100g) 肌糖原: 含量为肌肉重量的1~2%(总量为200-400g) 一、糖原的合成作用 定义: 肝脏、肌肉组织等细胞的胞浆中 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部位: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 ATP 6-磷酸葡萄糖+ADP 葡萄糖 (glucose) ATP ADP Mg2+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葡萄糖激酶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glucose-1-phosph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