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读本(合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指导委员会
主 任:李源田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永忠 王于飞 曹廷华 熊 笃
编 委 会
主 任:李源田 周 波
副 主 任:冉泊涯 余仁清 田 伟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尹从昭 田 伟 冉泊涯 石 建
麦 莉 汪 红 李源田 余仁清
李少军 李真银 余明海 周 波
胡红梅 唐果南 黄明超 湛 平
谭中胜
目 录
上 编
第一章 《论语》选读 ……………………………………………1
第二章 《学记》选读 ……………………………………………11
第三章 《大学》选读 ……………………………………………16
第四章 韩愈作品选读 ……………………………………………20
第五章 《传习录》选读 …………………………………………24
第六章 黄宗羲作品选读 …………………………………………27
下 编
第一章 《孟子》选读 ……………………………………………32
第二章《荀子》选读………………………………………………41
第三章《乐记》选读 …………………………………………… 50
第四章《中庸》选读 …………………………………………… 54
第五章《对贤良策》选读 ……………………………………… 58
第六章《颜氏家训》选读 ……………………………………… 61
第七章《朱子语类》选读 ……………………………………… 69
第八章《习性诸论》选读 ……………………………………… 72
第九章 梁启超作品选读 ……………………………………… 75上 编
第一章 《论语》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齐:整齐、约束。 免:避免、躲避。 耻:羞耻之心。 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大意】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注释】仆:驾车。 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大意】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注释】性:指先天素质。 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意】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注释】女:通“汝”,你。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
【大意】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5.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注释】以: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目的。可译为“来”或“以便”。下面几个“以”用法同此。 斯:代词。指代“修已以敬”。 而已:罢了,够了。 安人:使他人安乐。安:使动用法。 病:这里有“难”的意思。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应以敬为目标,提高自身修养,使言行不越礼。”子路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进一步要通过修养自己,使亲人朋辈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更进一步便是通过修养自己,使天下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而修养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以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这是尧舜也难以实现的目标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