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非线粒体氧化;活性氧与人体疾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述:线粒体外膜通透性较高,允许分子量1000以内的物质通过。
线粒体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主要依赖内膜中不同的转运载体转运物质。
※线粒体内NADH的氧化
NADH直接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生成水。
※胞液中NADH的氧化:
胞液中3-磷酸甘油等脱氢生成的NADH+H+在细胞有氧情况下进入线粒体氧化并产生ATP。
NADH +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需经2种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再通过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一、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⒈发生部位: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
⒉作用过程:(课本P63图5-12)幻灯80、81
⒊能量生成:每1 NADH +H+ 氧化产生2ATP
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
⒈发生部位: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
⒉作用过程:(课本P64图5-13)幻灯83、84
⒊能量生成:每1 NADH +H+氧化产生3ATP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需氧脱氢酶类和氧化酶类
二、微粒???加单氧酶系
(一)加单氧酶(混合功能氧化酶、羟化酶):
⒈ 利用氧分子在代谢物中加入一个氧原子;
⒉ 需NADPH提供电子,黄素蛋白(辅基FAD)、铁氧还蛋白
(辅基Fe-S)Cyt-P450传递电子。
⒊ 参与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及胆色素的生成和生物转化作用
RH + NADPH + H+ + O2 → ROH + NADP+ + H2O
(二)加双氧酶:利用氧分子在代谢物中加入2个氧原子。
三、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
(一)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又称触酶,其辅基含4个血红素
过氧化氢酶
2H2O2
2H2O + O2
(二)过氧化物酶(perioxidase)
以血红素为辅基,催化H2O2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化合物
过氧化物酶
R + H2O2
RO + H2O
RH2+ H2O2
R + 2H2O
过氧化物酶
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⒈ SOD 是一类含金属的酶
⒉ 分类:Cu-Zn-SOD、Mn-SOD和Fe-SOD
⒊ 作用: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形成H2O2
SOD
2O2﹣+ 2H+ H2O2 + O2
过氧化氢酶
H2O + O2
第五节 活性氧与人体疾病(自习)
课外作业:
一、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