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空气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空气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
A.指引方向????B.加热空气????C.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
2.下列选项中,(??)是利用空气会流动的例子。
A.鼓起的塑料袋浮在水面????B.植物发芽????C.帆船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风”?????B.风对人类可有可无?????C.风有时对人类是有害的
4.关于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B.会流动????C.不会溶解在水中
5.气体与固体、液体最大的不同之处(??)。
A.没有固定的形状?????B.没有重量?????C.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
6.一个吹鼓的气球重5克,如果放了气球里的全部空气,这时气球(??)。
A.大于5克????B.等于5克????C.小于5克
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
1.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的原理。
2.空气是一种(???),地球生命离不开它。它(???)可感知,没有形状,能(???)。
3.气球能被吹大,说明了空气能(???)。
4.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
5.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
6.空气的流动形成(???),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填“摸一摸”或“扇一扇”)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空气是可以看的到、摸的到、没有质量的物体。(??)
2.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4.下落的篮球会弹起来,是因为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
5.生活中的打气筒就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固体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连线魔方。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填表题。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说明。
3.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做哪些事情?(至少三例)。
4.列举4种生活中常见的空气被压缩且有弹性的例子。
5.请你说出能够证明水中有空气存在的例子。
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
1.材料分析。
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玻璃瓶内打足气,使玻璃瓶中尽可能多地装入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玻璃瓶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玻璃瓶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1.第个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爱迪生
2.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A.先称出空瓶质量,再向瓶内充气,再次称量
B.先向瓶内充气,称出质量,然后打开瓶口放气,再次称量
C.先称出空瓶质量,再向瓶内充气,然后打开瓶口放气,再次称量
3.亦涵看到家里饮水机的水桶上标着20L的字样。当水桶中的水喝光后,亦涵称了水桶的质量是0.8千克,如果把水桶内的空气抽净,那么水桶的质量(??)。
A.是0.8千克???B.大于0.8千克???C.小于0.8千克
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
1.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
2.如果从A管吹气,会有什么现象?这时如果把手放在B管出气口,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3.如果从A管吹气,同时把B管堵住,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2.下面是某组同学探究杯底纸不湿奥秘的科学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步骤
①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
②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碎纸片),为了(?)。
③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
④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
⑤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
2.填写观察记录表
3.如果将粘有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