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修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1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xport Competitive of China
1 原文发表于《世界经济研究》2003 年第 7 期。参:谢建国, 200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品出口竞争力:一个中国的
经验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年第 7 期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论文摘要: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 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产品
竞争力的变化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FDI虽然不是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打破
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FDI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利
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迁移,实证结果同时显示,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一般技术制造业并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产业结构;出口竞争力;
一、引言
相当多的研究文献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起着一种有利的促进作用(比较完善的综
述可以参考 Blomstrom (1991)及Lall (1993))。对东道国来说,特别是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东道
国来说,他们之所以愿意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来投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外商直接投
资来提升本国的工业及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Lall ,1985)。
邓宁从经济理性的角度综合了以往的国际生产理论(Dunning,1981,1994 ),研究了跨国公司的
对外直接投资背后的动因,揭示了不同动因的 FDI 对东道国起着不同的作用。邓宁描叙了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基本的模式:市场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与市场的垂直一体化投资。在市场的水平
一体化的投资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投资模式完全复制母国的生产模式。跨国公司的这种投资一
般属于市场导向型投资,通过这种投资,跨国公司可以扩大在东道国的生产能力、抢占市场份额、
降低贸易成本。从东道国角度来看,这种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贸易并无直接的影响,但却有可能促进
母国对投资东道国的出口。垂直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到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优势整合,这种
投资往往意味着投资母国的某些生产部门的关闭与向投资东道国的生产迁移(Relocation ),这种对
外直接投资动机除了涉及到利用投资东道国的本地化优势以外,还涉及到就近取得投资东道国的廉
价劳动力及资源。这种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出口就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邓宁归纳了跨国
公司不同投资模式及投资动因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表 1 显示了这种影响:
表 1:FDI 投资对东道国的贸易影响
投资动机 市场寻求型 资源寻求型 战略资产寻求型
投资模式(母公司/子公司) 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混合
贸易效应
出口 上升 无 模糊
1
进口 无 上升 模糊
出口竞争力 下降 上升 模糊
从表 1 可以看出,如果 FDI 是一种资源寻求型投资的话,那么这种 FDI 就有可能提升东道国产
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反,如果FDI 是一种市场导向型投资的话,则东道国的出口竞争力就会比较难
以得到提升。为了提升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般发展中国家对都流入本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定
了较为严格的技术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换市场”引资策略。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很难
分清那种 FDI 是资源寻求型投资,那种 F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