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精气血津液中医与养生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物质的精神情志活动,对脏腑之气的运行起调控作用,使之运行协调有序。 第九十四页,共117页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 神的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 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离开神则形亡,形与神俱,神为主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第九十五页,共117页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形——是 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辅相成、 相互依附 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及总体现。 第九十六页,共117页 无形则神无以附, 无神则形无以活 形神统一是生命 存在的根本保证 形为神之宅, 神为形之主 第九十七页,共117页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第九十八页,共117页 1.气能生血 机理:气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为血液化生的原料。 生理:气充盛则血液充足 病理:气虚亏则血虚 治疗:补气生血 第九十九页,共117页 2.气能行血 机理:气直接推动血行 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 行。 生理:气行则血行 病理:气虚、气滞则血瘀,气逆、气 陷可出血 治疗:补气、理气、降气、升提 第一百页,共117页 3.气能摄血 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 固摄作用。 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 治疗:补气摄血 第一百零一页,共117页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机理: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 液的濡养。 生理:血足则气旺 病理:血虚则气虚 治疗:养血益气 第一百零二页,共117页 2.血能载气 机理: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生理:血为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血脱 治疗:补气固脱 第一百零三页,共117页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第一百零四页,共117页 (一)气能生津 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 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 治疗:补气生津 第一百零五页,共117页 (二)气能行津 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 生理:气行则水行 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化水” 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 第一百零六页,共117页 (三)气能摄津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 治疗:补气固津 第一百零七页,共117页 (四)津能生气 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 生理:津充气旺 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治疗:气阴两补 第一百零八页,共117页 (五)津能载气 机理: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浮失散而无所归。 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津脱 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 注意:汗、吐、下,中病即止 第一百零九页,共117页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一百一十页,共117页 (一)精血同源 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功能相同:濡养和化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