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复习重难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
1.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1.2 (三章)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阈下知觉: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错觉: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人在已被证明错误的方式下体验刺激。
1.3(四章)表象: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事物现在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映象,这种映象简称为表象。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模型、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深化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梦: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人在睡眠状态下,一种漫无目的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梦是在意识不清楚的状态下,暂时神经联系的活跃和改组。
1.4(五章、六章和七章)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借助语言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活动。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爆怒。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阻碍,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挫折感: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失控: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
1.5()气质:心理学上把这种一个人天生所固有的、稳定的、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全部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的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一个人的气质。
性格:人的性格即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兴趣:兴趣是人积极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
爱好:爱好是一种活动倾向。
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心理学家。
动机:动机(motivation),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发生行为的念头或想法,他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行动,并维持这种行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简答题:
2.1:人的知觉组织的规律有哪些?
简洁律
恒常律
图与底
错觉轮廓
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
深度知觉
2.2:表象的特征有哪些?表象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1.形象性
表象的形象性与知觉的形象性的区别:
(1)知觉的形象较具体、鲜明、生动,而表象则比较暗淡、模糊;
(2)知觉的形象较稳定,表象则不稳定,易变幻;
(3)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则不完整。
2.概括性
表象的概括性不等于思维的概括性:
(1)表象用形象进行概括
(2)表象中混杂着本质与非本质属性,思维揭露的都是本质属性
【2】(一)是人们积累感性经验的一种形式
(二)是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介环节
(三)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四)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2.3:想象的方法与作用?
[1] 1.粘合:就是把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和特征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3.人格化: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4.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2](一)对认识活动的补充作用
(二)满足需要的替代作用
(三)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丰富和深化
(四)想象是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5制约遗忘进程的因素?
1、时间因素
2、识记材料的意义
3、识记材料的性质
4、学习的程度
5、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6、识记材料的相似性
7、动机与情绪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