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结构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目的及其要求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课程设计要求 1
2 基础习题练习 1
3 主从结构设计原理 6
4 主从结构程序设计 6
4.1设计任务 6
4.2实现步骤 6
4.3主程序设计 10
5 结果及性能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1 目的及其要求
1.1 课程设计目的
熟悉LabVIEW开发环境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运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图1 正弦波发生器前面板
图2 正弦波发生器程序框图
习题2:编写一个VI求三个数的平均值,如图3,4所示:
要求对三个输入控件等间隔并右对齐,对应的程序框图控件对象也要求如此对齐。
添加注释
分别用普通方式和高亮方式运行程序,体会数据流向。
单步执行一遍
图3 平均数前面板
图4 平均数程序框图
习题3:写一个VI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并将其转换为字符串和浮点数。这在实际编程中会经常遇到。如图5,6所示;
图5 时间系统前面板
图6 时间系统程序框图
习题4:写一个温度监测器,如右图所示,当温度超过报警上限,而且开启报警时,报警灯点亮。温度值可以由随即数发生器产生。如图7,8所示:
图7 温度监测器前面板
图8 温度监测器程序框图
习题5:给定任意x, 求如下表达式的值,如图9,10所示:
图9 数值计算前面板
图10 数值计算程序框图
3 主从结构设计原理
LabVIEW中对于并行循环的处理具有明显数据流向关系的,可以采用主从循环结构,包括通知器和队列方式。数据量较大时,可以采用队列方式, 主循环产生数据送入队列,从循环等待队列中有元素后完成对于数据处理。
主/从设计模式工作时,数据(元素)传递是发生在两个While之间依据While循环的数据流工作原理,我们的确很难理解数据是如何在两个While循环之间传 递的。这使得这种结构的两个While循环之间传递数据的关系看起来有点象全局变量(或局部变量)。
其实,它与全局变量功能上是相近的,但还是有些区别。其中最主要区别在于:负责产生信息的主循环必须保持循环查询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在数据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从循环结构则完全停止执行,只有当新数据可用时才重新启动(通知)。这就会使计算机减少浪费在无止境的轮询中的时间。另外,全局变量破坏了数据流的关系,而这里则完全保证了数据流的关系。
主/从设计模式主要用来解决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同时发生的并且拥有不同运行速率的线程的通信应用中或者在运行于同一台机器的两个VI之间通信的工具。这种方式一般用来同步两个独立的进程,所以它的这些内置函数是分类在函数选板的同步模版中。
4 主从结构程序设计
4.1设计任务
用两个从循环和一个主循环实现两个进程的控制,要求即可独立控制,又可单独控制。
4.2实现步骤
(1)新建VI,构建主从设计模式,如下图:
图11 主从设计模板
(2)在前面板上添加控件:
图12 前面板
(3)更改控件属性:
图13 改变控件属性
图14 控件属性添加完成
(4)在后面板程序里添加循环结构和各个控件,并连线。
图15 后面板程序框图
4.3主程序设计
图16 主从结构设计前面板
图18 主从结构设计后面板程序
图17 主从结构设计程序框图
5 结果及性能分析
第一次点击“start/stop process1’’灯“process1”闪烁,再次点击灯灭,点击“stop”灯也灭;第一次点击“start/stop process2’’灯“process2”闪烁,再次点击灯灭,点击“stop”灯也灭;当灯“process1” “process2”都闪烁时,点击“stop”两灯同灭。
图18 灯“process1”闪烁结果
图19 灯“process1”“proce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