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04约1.0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语言教学是语言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如何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可理解性和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Sheltered Instruction)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法逐渐流行起来,并被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吸收语言知识。而在庇护教学法中,教师会采用一系列经过专门设计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常用词教学、图像辅助教学等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语言背景中更好地理解语言,促进其语言学习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2、探寻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 3、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4、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建议。 三、研究计划 时间节点 研究内容 第1-2周 文献阅读,扩充相关理论知识; 第3-4周 确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和实验方案; 第5-6周 采集实验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7-8周 分析研究结果,制定研究报告初稿; 第9-10周 修改和完善研究报告,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本研究预期将研究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其在提高学生语言可理解性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作用。预期研究成果包括: 1、阐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研究并总结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3、提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庇护教学法在第二语言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建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