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情景教学案例1案例2.pdf

发布:2024-07-30约5.4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文档

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

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

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

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

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

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

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

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

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

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

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

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

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

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

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

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

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

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

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

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

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

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

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一)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

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

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

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

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

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

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

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

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

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

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

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

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

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