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参考课件-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遗传育种繁育学 祝同学们: 掌握技能 学有所成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绪 论一、基本概念二、学科发展概况三、对畜牧业的意义和作用四、我国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工作的成就五、内容与任务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一、基本概念1、动物(禽)2、遗传学3、育种学4、繁育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遗传学 育种学 繁殖学 野生动物 家 畜 (禽)体形外貌生存环境生产性能采食类型性情特征人工管理风土驯化 驯化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家 畜(禽) 专 用 品 种肉用品种乳用品种毛用品种观赏品种兼用品种役用品种其他品种育种技术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专 用 品 种 品 系家 系纯 系杂 交 系近 交 系配 套 系合 成 系单 系现代遗传育种繁育技术
动物:是有古代野生动物驯化而来,与人类 生活及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一定 生产性能或社会经济价值的人工培养 的动物。遗传学:指研究动物本身性状通过自身繁殖 传递给后代规律和特点的学科。育种学:利用遗传和繁育原理实现对动物性 状控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二、发展概况 20世纪动物生产的巨大成就反映了动物遗传育种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效果。动物遗传育种学发展的每一阶段,无不吸纳其他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诸如育种值选择取代表型选择,构建动物遗传图谱、寻找与数量性状座位(QTL)紧密连锁的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转基因克隆技术使快速改良经济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生产非常规动物产品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可以预言,在21世纪,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将对动物遗传育种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使动物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三、对畜牧业的意义和作用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动物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动物遗传育种学是用遗传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从遗传上改良动物,使其向人类所需的方向发展的科学,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的理论和方法。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遗传学的原理用于育种规划主要有两大任务: 一是基于对遗传性状的预测,选择最理想的种畜; 二是通过育种规划和交配系统生产最好基因型的商品动物。育种所需的相关学科除遗传学外,还包括统计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经济学和其它学科。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使育种工作如虎添翼。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 由于动物生产是一种与经济直接相关的产业,因此动物育种的优势不仅从遗传方面考虑,而且要用经济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衡量,动物育种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动物生产的效率,是通过遗传上的改良增加产品的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P = G + E 表型值 基因型值 环境值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四、我国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工作的成就奶牛经选育可以达到群体平均产奶量9000kg以上,椐报道,最高产的母牛,365天,每日两次挤奶,可产奶25 -28kg,没有人工选择和培育,自然界中不会产生这种高产奶牛。1940年肉鸡上市需12周,体重1.6kg,而现今仅需6周,上市体重达2kg以上。饲料转化率由3.5:1下降到1.7:1。这种改进除营养和管理因素外,遗传育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据世界范围的考证,遗传育种对动物生产总的贡献率超过4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五、内容与任务 遗传有基本原理和育种原理两大部分。遗传原理部分主要研究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等。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 动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研究动物家禽品种的形成,动物遗传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和保存,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理论和方法,杂种优势机理和利用,保证育种工作有效进行的规划,育种组织、措施和必要法规等。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职业发展状态 国际上衡量社会发展和经济发达程度要看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率高低。大多数发达国动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