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教案 教学设计 第5章 函数.pdf

发布:2024-12-13约1.15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设计

计划学时12其中理论学时:6实验学时:6

课题(章节)第5章函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

Python函数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Python语言中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培养

学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函

数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模块化编程的思想,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Python函数的定义、调用和返回值等基本概念。

2.学生应能够熟练编写和调用函数,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3.要求学生掌握函数的高级特性,如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匿名函数和递归函数等。

4.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如编写有意义的函数名、参数名和注释,遵循代码规范。

5.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利用函数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团队协作效率。

教学重点:

1.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函数的基本语法和调用方法。

2.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理解参数的传递方式和返回值的处理。

3.函数的高级特性:重点讲解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匿名函数和递归函数等。

4.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函数参数的灵活使用:如何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和使用函数的参数,包括默认参数和可

变参数等,是一个难点。

2.递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递归函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

应用场景。

3.函数的调试和优化:在实际编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函数调试和优化的问题,需要掌

握相关的调试技巧和优化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PPT讲授,含实例演示和学生练习。

实验在机房完成,学生单人单机,自主完成,教师指导。

课程思政设计:

1.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编写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在编程中的重要性。

2.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函数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工匠精神:在函数编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代码的规范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培

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

课堂练习、作业:

课后习题由六种题型: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写匿名函数表达式、程序填空和编程。

内容比较多,可选择一部分来完成,其它作为选做。

前三种适合做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写匿名函数表达式、程序填空和编程题适合做实验或课后练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