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偏好,调查问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影偏好,调查问卷
篇一:有关电影的调查问卷
有关电影的调查问卷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6
7
.你喜欢看电影吗? 喜欢 不喜欢 还可以 .你对电影的了解有多少? 很多 很少 还可以 .你经常看电影吗? 是 否 有时间的话 .你看过多少部电影? 15部以下 15~25部 30部以上 .你了解哪些著名的电影?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导演和演员? .说出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唯壹壹部)
篇二:电影市场需求偏好调查
电影市场需求偏好调查
及投资分析
目 录
一、调研背景-------------------------------3
二、调研目的-------------------------------4
三、调研对象-------------------------------5
四、调研内容-------------------------------5
五、调研方法-------------------------------6
六、调研流程-------------------------------8
七、进度安排-------------------------------8
电影市场调查问卷---------------------------9
一. 调研背景
随着电影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投资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但是,可以不讳言的说,我国的电影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并不乐观。
有人计算过我国潜在的电影市场,我国有13亿人口,即使只算5亿左右的城市市场,以平均票价10元计算,只要人均看电影2场,就是100个亿的票房。我国电影市场潜力之巨,被国外投资者称为“钻石矿”。但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上,我国电影年度票房在10亿元以下,而维持电影在生产的生死线是年票房总收入10.5亿元,不足美国的1/30。中国人均看电影仅为0.5人次,不足美国的1/10。2003年的国内票房收入仅为10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国内影院的票房是94.9亿美金,二者相差悬殊。2004年,我国投拍的国产影片212部,票房收入为8.25亿,其中《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7部影片的票房总计5.14亿元,即其余205部,每部的票房不到200万元。按惯例,片商拿票房的1/3,即70万元不到,而一部低成本国产电影的投资约200万-300万元。可以说绝大部分国产片只赔不赚,然而每年的电影投资金额高达数亿。平均亏损估计达到70%以上。每年只有几部进入黄金档期,接近100部影片由于没有机会上映,处于市场零作为状态。通过电影发行放映真正能够获得商业利润的电影数量每年不足40部。
根据内地主要来自22个城市100家纳入电子售票系统的影院的票房数字的统计,这些影院的受众群总共在2000万人左右,他们基本上都是28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成为了发行商的主要目标。但是,中国电影的受众群决不仅仅局限在这个范围内,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观众资源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影市场。了解这些群众的需求对于电影人、投资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而现在还有许多人在拍摄那些抱回一大堆各种奖项的文艺片、艺术片,大言不惭地说他们所拍的电影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不给观众看的电影怎么拯救低迷的电影市场,怎么能得利润回报?
黄建新曾对中国导演有过精彩的剖析:“很多导演拍戏,目的即过程,只要拍了就行,拍片变成一种自我满足。这样的方法玩票可以,但做职业导演是不行的,因为它违背主流电影的产业原则。”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仅仅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而不注重其商品属性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在于它的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及高效的市场
营销手段。韩国电影电视业的成功也是与其对市场的高度关注是离不开的,电视剧《大长金》拍摄之前,有关的制作人就曾专门来到中国,对中国观众的观赏特点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中国观众比较喜欢具有历史性的、宫廷类的电视剧,然后将此因素作为拍摄的依据之一。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很正确的。
电影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影片不紧跟市场行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不做人们真正想看的电影,票房必然失败,投资必然亏损。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力的提高,更多的人愿意到电影院去感受高质量的画面和音效,同时看电影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休闲享受和缓解学习工作压力的娱乐方式,为了满足人们这种心理和目的,调查消费者对电影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偏好成为电影投资方最为首要的任务之一。
第二,面对充斥着形形色色、成千上万电影、连续剧、综艺节目的影视传媒市场,如何吸引住公共的注意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在艺术创造力之外,更需
要对观众的心理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