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诊断技术.ppt
瘤座菌属:子囊壳壁薄,埋生干暗色子座下引起丛枝病菌丝体暗色,表生、绒毛状,由圆形细胞组织子囊座无刚毛,表面光滑或有菌丝状附属丝子囊孢子多肥,具比纵横膈膜,壁砖格形,褐色。引起煤污病主要依靠蚜虫和介壳虫的“蜜露”生活,由于菌丝大量露于植物表面,影响光合作用,破坏外观美观。煤炱属(座菌目,煤炱科)12000种高等,菌丝发达,分枝繁茂,一般为双核。以琐状联合方式延续双核状态。无性时期除锈菌外不发达,有性时期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菌亚门根据是否形成担子果及担子果形状分3个纲冬孢菌纲,无担子果,担子从冬孢子上产生。锈菌目引起各种植物锈病专性寄生,以吸器吸养生活史复杂:性锈夏冬担孢子OⅠⅡⅢⅣ锈菌种类很多,并非所有锈菌都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感病时:、Ⅲ阶段,背形成黄色夏孢子堆至黑色冬孢子堆,叶正面退色。锈菌侵染植物的地上部分,在病部出现明显的锈孢子器,夏孢堆或冬孢子堆,一般呈黄色,橙黄色至黑红色。O、Ⅰ阶段,叶退色增厚,正生性,背生锈。冬孢子双胞,顶细胞的芽孔多生于顶部每胞两个芽孔,柄长。如梨—桧柏锈病1胶锈菌属:215000种菌丝发达,有隔膜。未发现有性阶段,无性时期产生分生孢子。1半知菌亚门2丝核菌属(无孢目,无孢目,无孢科)CBA菌丝褐色分枝处缢缩引苗木立枯病霉状物粉状物---白粉菌核锈粉流胶-水稻白叶枯病营养失调水分失调温度有害物质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21缺N:矮化,分枝少,失绿变色和组织坏死。缺Fe、Mg:白化,黄化。缺P: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灰暗无光,具紫色,最后凋落。缺K:叶片常出现棕色斑点,不正常皱缩,叶缘卷曲,最后焦枯。缺Zn:生长手抑制,易引起畸形,如桃树小叶等。435一、营养失调—引起缺素症水多:根部窒息,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发黄,花色浅水少:地上萎蔫。二、水分失调高温--灼伤;土表温度高,日灼—茎腐低温—冻害,组织结冰而死冬春之交,高低温交替,尽夜温差大,也可使树干阳面发生灼伤和冻裂,如毛白杨破腹病白涂剂是保护树木免受日灼和冻害的有效措施三、温度有毒物质02SO2、SO3、HCl、粉尘等引起叶缘,叶尖枯死,叶脉间变褐—落叶,此外农药、化肥使用不当,花木叶片常产生斑点和枯焦脱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城镇注意选择抗烟性较强的花木和树木进行绿化,改善环境。01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0万种,其中绝大部分是有益的,在生态学上起着分解者的作用。约有8000种左右可引起植物病害,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病害占到80%以上。少数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病害。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第三节植物病原真菌真菌特征:①营养体为丝状体一、真菌的一般性状有壁和真正细胞核异养生活孢子繁殖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吸器:专性寄生菌吸收营养的特殊器官假根:假根使真菌的营养体固着在基物上,并吸取营养菌丝变态类型:BDAC菌核,休眠、抵抗可萌发成菌丝,也可是繁殖器官菌膜:片状,腐朽木中常见菌索,平行或互相缠绕结成绳索状。子座:菌丝体与部分寄生组织结合的一种垫状物。1、无性繁殖(二)真菌繁殖体概念:孢子类型:游动孢子(A)、芽孢子(D)、节孢子(E)、分生孢子?、孢囊孢子(B)(二)真菌繁殖体有性孢子:概念:孢子类型:接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真菌的无性阶段一年生长季节中可反复多次产生多次无性孢子,次数越冬危害越大。有性阶段一个生长季节中只发生一次。个别,只有无性阶段如兰花炭疽病,只有菌丝不产生孢子的例猝倒病。真菌的生活史12根据吸养方式分3分钟1专性腐生:如伞菌,腐朽菌,煤污菌2兼生:兼性寄生:寄生为主,可腐生,如松落针病兼性腐生:腐生为主,可寄生,如镰刀菌,3专性寄生:如白粉菌,锈菌,霜霉菌等(四)真菌的营养特性2湿度,大多喜湿,90%以上孢子才萌发,菌丝生长最好75%3光,大多数不需光4酸碱度PH3—9,最适PH5.5—6.5,一般在酸性好1温度,最适20—25℃(喜温型),15℃(耐冷型)一般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30℃(五)真菌与环境分类的基本概念主要依据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征以及营养体的结构,国际上普遍采用“三纲一类”,目前采用安思次斯系统将真菌界分两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又分为五个亚门国际命名以有性特征而定,半知菌以无性特征,真菌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