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岩石孔隙度测定.doc

发布:2017-08-07约1.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2/11/20 成绩: 班级: 资源09-5班 学号: 姓名: 王旭辉 教师: 张丽丽 同组者: 王玥阳 谢飞 实验一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巩固岩石孔隙度的概念,掌握其测定原理; 2.掌握测量岩石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波义尔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岩心室体积一定,放入岩心室岩样的固相(颗粒)体积越小,则岩心室中气体所占体积越大,与标准室连通后,平衡压力越低;反之,当放入岩心室内的岩样固相体积越大,平衡压力越高。 绘制标准块的体积(固相体积)与平衡压力的标准曲线,测定待测岩样平衡压力,据标准曲线反求岩样固相体积。按下式计算岩样孔隙度: 三. 实验流程 图一 实验流程图 四. 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圆盘和岩样的直径与长度(为了便于区分,将钢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3、4),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2.将2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并把岩心杯放入夹持器中,顺时针转动T形转柄,使之密封。打开样品阀及放空阀,确保岩心室气体为大气压; 3.关样品阀及放空阀,开气源阀和供气阀。调节调压阀,将标准室气体压力调至某一值,如560kPa。待压力稳定后,关闭供气阀,并记录标准室气体压力; 4.开样品阀,气体膨胀到岩心室,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平衡压力; 5.打开放空阀,逆时针转动T形转柄,将岩心杯向外推出,取出钢圆盘; 6.用同样方法将3号、4号及全部(1~4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中,重复步骤2~5,记录平衡压力; 7.将待测岩样装入岩心杯,按上述方法测定装岩样后的平衡压力。 8.将上述数据填入原始记录表。 五. 数据处理与计算 表一 气体孔隙度测定原始数据记录表 钢圆盘编号 3号 4号 1-4号 2、3号 2、4号 3、4号 P10-7 直径D(cm)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长度L(cm) 1.98 2.492 4.980 9.938 4.482 6.986 7.472 7.046 体积(cm3) 24.433 48.758 21.990 34.275 36.660 34.569 原始压力P1(KPa) 560 560 560 560 560 560 560 561 测得压力(Kpa) φ=( 1— )×100% 表二 标准曲线数据表 体积Vf(cm3) 9.714 12.226 24.433 48.758 21.990 34.275 36.660 平衡压力 P(KPa) 190 198 249 468 242 309 328 图二 P-V标准曲线 根据钢圆盘P-V关系曲线以及测得的岩样的平衡压力238KPa,可以从图上读出其岩样的固相体积VS: Vs=24.6cm3 又岩样外表体积Vf=34.569 cm3;根据岩样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其孔隙度为: φ=( 1— )×100%=(1-29.101/34.569)×100%=28.83% 所以所测岩样的孔隙度为28.83%。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岩石孔隙度概念的理解,掌握了测定岩石孔隙度的基本方法,及气测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按照教学视频和老师的要求,细致认真的完成每个实验步骤,这样才能高效严谨的完成实验,并保证最后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可靠。最后感谢老师认真的讲解和细心的指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