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本《综合英语(3)》 教学大纲.docx
《综合英语(3)》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综合英语(3)
(英文)anintegratedEnglishcourse(3)
课程代码
2020342
课程学分
4
课程学时
64
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16
开课学院
外国语学院
适用专业与年级
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选用教材
《综合教程3》何兆熊主编、978754467798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是否为
马工程教材
否
先修课程
《综合英语(2)》、2020341、4
课程简介
一、目的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以课文篇章为核心,精讲多练,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对作者写作目的的辨析能力;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常用句型与搭配、具备基本的英语口笔头表达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口笔头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内容
该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所学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课堂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语言交际能力训练等内容。本课程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并重的课程,着重实际效果。《综合英语(3)》虽讲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人文要素,但在教学阶段,教师借助科学的课程设计模式,将思政元素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充分结合,并引入爱国主义元素,实现辩论、讨论、展示活动,使思政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具体化,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向政治信念转变。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精神;掌握语言学知识,运用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进行口语、书面表达;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选课建议与学习要求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适合对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已顺利完成《综合英语》1、2册学习任务,有3500~4000左右的英语词汇量、初步的词汇学和语法学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类型
序号
内容
知识目标
1
掌握英英语语言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英语专业四级难度及以上的词汇、语法。
2
通过操练,具备扎实的语言输入能力(听、读),和语言输出能力(说、写、译)。
技能目标
3
能根据课本的单元主题和语法点,制定阅读计划和语言点学习计划。
4
能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和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操练技能。
5
能用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主题外文文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撰写文本、制作幻灯片,通过演讲的形式,全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素养目标
(含课程思政目标)
6
英语综合技能与德育元素自然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尊重传统文化,明确爱国、诚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LO1品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涵养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遵守法律法规、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字校训,积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诚信尽责、爱岗敬业。
①爱党爱国,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
LO2专业能力: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某项工作或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②掌握英英语语言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
LO4自主学习: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①能根据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设计学习计划。
LO6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③能用创新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真实问题。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
对指标点的贡献度
LO1
①
M
6.英语综合技能与德育元素自然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尊重传统文化,明确爱国、诚信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00%
LO2
②
H
1.掌握英英语语言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英语专业四级难度及以上的词汇、语法。
50%
2.通过操练,具备扎实的语言输入能力(听、读),和语言输出能力(说、写、译)。
50%
LO4
①
M
3.能根据课本的单元主题和语法点,制定阅读计划和语言点学习计划。
20%
4.能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和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操练技能。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