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细胞血型课件.ppt

发布:2025-02-26约3.29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紅細胞血型第一節概述血型(bloodgroup):人類血液由遺傳控制的個體性狀之一,是血液的遺傳標記(geneticmarker)紅細胞血型:指紅細胞表面抗原由遺傳所決定的個體差異廣義的血型概念:指包括血液、體液、分泌液、排泄物及組織細胞上,由遺傳所控制的個體性狀一、紅細胞血型抗原血型抗原分類1.從來源上分2.從抗原特異性結構基礎上分血型基因產物糖基轉移酶、糖蛋白類似的血型抗原還可存在於某些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三.紅細胞血型抗體天然抗體、免疫抗體寒冷抗體、溫暖抗體IgM抗體、IgG抗體四.紅細胞血型檢測凝集反應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並集聚成團塊。紅細胞凝集反應紅細胞與對應抗體發生的凝集反應。(一)紅細胞的凝集反應致敏:抗原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這種結合是可逆的。細胞結構無改變,無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凝集:抗原抗體結合物繼續反應,細胞黏著並凝結成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為不可逆反應動電位(zetapotential)由紅細胞表面的靜電荷與正離子團外自由正離子間形成的電位差。動電位的大小取決於紅細胞表面負電荷的程度與介質中的離子濃度,也決定了紅細胞間距,與凝集反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二)紅細胞凝集反應的促進因素縮小紅細胞的間距,降低紅細胞的動電位1.用水解酶或神經氨酸酶處理紅細胞2.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可降低介質中離子的介電常數3.用低離子強度溶液作為反應介質物理作用離心作用第二節ABO血型1900年由Landsteiner發現特點:個體血清中含有與自身紅細胞ABO抗原相對應的“天然”抗體,恒定地存在於正常人的血清中,為“規則抗體”利用抗A和抗B血清可以測定未知血液的ABO血型一.ABO抗原的結構ABO血型抗原的類型酯溶性糖酯類水溶性糖蛋白膜糖蛋白ABO血型抗原的基礎物質H物質和血型前身物質血型前身物質由單糖順序連接形成糖鏈,根據其非還原末端核心結構中糖的種類和二糖之間的糖苷鍵連接方式可分為6種類型(I~VI型)。不同類型的血型前身物質存在於人體不同部位,用於不同產物的合成。紅細胞膜上為II型結構。Gal-GlcNAc-Gal-GalNAcH物質Gal-GlcNAc-Gal-GalNAcFUCA抗原GalNAc—Gal-GlcNAc-Gal-GalNAcFUCB抗原Gal—Gal-GlcNAc-Gal-GalNAcFUCO(H抗原)Gal-GlcNAc-Gal-GalNAcFUCABO抗原不是基因的直接產物,基因的直接產物是糖基轉移酶,通過催化不同糖鏈的生成而產生ABO抗原二.等位基因結構與ABO血型表型ABO基因位於人類第9號染色體(9q34),有7個外顯子,編碼產生糖基轉移酶。ABO基因長度約1060bp,編碼353個氨基酸。A和B基因的cDNA有7個堿基差異,造成第176、235、266、268位置上4個氨基酸的不同。是A和B基因產物特異性不同的分子基礎。O基因由於258位堿基G缺失和第349位堿基缺失導致框架密碼位移,終止密碼提前出現,合成無酶活性短肽。Bernstein三複等位基因學說ABO基因座主要有三個等位基因A、B和OA、B對O為顯性,O為隱性表型與基因型關係A(AA,AO);B(BB,BO);AB(AB);O(OO)ABO基因型可通過表型的家系調查推定,也可通過DNA分技術直接檢測。ABO血型的亞型與變異型最常見的A亞型A1與A2亞型異常的ABO血型CISAB型獲得性B抗原過路人抗原型、脫乙醯酶型三.群體遺傳學表現型頻率:中國漢族絕大多數地區為BOAAB四.分型方法血清學方法—正試驗、反試驗玻片法試管法DNA分型方法PCR-SSPPCR-RFLP第三節H抗原與分泌型H抗原是ABO抗原的前身物質。由α2-L-岩藻糖轉移酶(α2-FUT)催化L-岩藻糖(α2-FUC)轉移至血型前身物質上形成除了孟買型紅細胞Oh外,所有人紅細胞表面都有H抗原一.H抗原與分泌型抗原的性質概念:在唾液和其他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