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高中历史教育教案.pdf

发布:2025-02-10约1.88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高中历史教育教案

高中历史教育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生产进展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商业进展的特

点;理解坊与市、交子、商帮等重要概念;知道商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提

高思辨能力,以及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各代商人进展状况的了解,感受商业进展的辉煌,理解商

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代商业进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

【难点】

古代商业进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呈现《周书》中关于农工商业的描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提问:这句话说

明了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是怎么来

的?商业进展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古代商业的

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先秦商业

过渡: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老师总结: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

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

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秦汉商业

过渡:秦汉以来,面对商业的进展,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措施?请

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老师总结: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业

1.商业繁荣的原因

播放敦煌纪录片关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时期壁画《胡商遇盗

图》片段,同时展示开元通宝图片,学生思考唐代商业进展的原因是

什么?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出原因:社会繁荣、农业的进展、手工业

的进步、货币的流通。老师补充材料,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启发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学生回顾大运河开凿的意义。学生联系旧知可回答,大运河的开通有

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隋唐商业的繁荣。

2.商业繁荣的表现

老师出示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提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

门外泥中歇”,体现了唐代的商业交易场所是什么?学生可知是市。老

师进一步补充,城内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政府在市内设

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同时市中有邸店、柜坊,出现了飞钱。此

时邀请同学上台模拟唐代商人贸易现场,理解邸店、柜坊和飞钱的含

义。

师生共同总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

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又称“便换”,是我国早

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四)宋元商业

1.宋代商业

老师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提问这幅作品是哪个朝代的?描

绘了哪些繁荣的场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