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会9144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幼小衔接, 我们如何做家长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刘兰英 幼儿园教育 小学教育 学 习 学习环境 宽松活泼 严谨规范 学习内容 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形式 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蒙教育,没有考试。 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试的任务和压力。 生 活 教育不同 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保教一体。 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活照顾相对较少。 时间不同 30分钟教学以玩为主 40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 行为规范不同 较自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 交往不同 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交往。 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友交往的独立性强。 比一比 * 解读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而小学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有严格规定性的学业任务; 幼儿园强调的是生活常规、游戏规则等,不带有强制性,而小学的各种学习纪律、常规要求、行为规范,都必须遵守,带有强制性。 * * 话题一:误区 话题一:误区 * 攀比成风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各自的花期不同。 静待花期 切记: 可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 话题一:误区 * 超前教育 美国格塞尔 一个从48周起,连续6周每天作10分钟爬梯的训练,到第52周,熟练地爬上5级。 另一个从53周才开始训练,2周以后,不用旁人帮助,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以致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话题一:误区 * 超前教育 学汉字 默写拼音 百以内加减法 话题一:误区 互动: “拔苗助长”的教育给家长什么启示? (违背了孩子身心规律,效果适得其反) * 隔代溺爱 1.娇惯迁就 2.包办代替 3.无原则的满足 4.过度保护 话题一:误区 害处:懒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不懂得关心人 分享:爱孩子是人人都会做的事,可科学和艺术的爱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的,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 话题二:准备 话题二:准备 * 心理准备 1、参观小学 “我自豪,我是小学生啦!” 2、肯定老师 忌:“小学老师很凶的,作业很多,有你好受的!” 话题二:准备 * 能力准备 培养注意力 培养自主能力 培养孩子受挫能力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 话题二:准备 * 培养注意力 建议:比赛拼图、下棋、静坐等;平常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或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他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话题三:准备 * 自主能力 案例:文滔害怕上学,一上学,他要自己系鞋带,自己整理文具。这些活原来是奶奶和保姆“包办”。同学们笑话文滔,文滔觉得丢脸,于是不想上学。 话题二:准备 * 自主能力 温馨建议: 自己叠衣服、吃饭、穿衣、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系鞋带、洗澡、独立睡觉,是孩子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本领。 分享:谁帮助孩子代劳,谁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能力 话题二:准备 * 承受能力 温馨建议: 遇到不正当的要求时不管他怎么哭闹,都要坚决拒绝。切不可一时心软。 话题二:准备 * 交往能力 1、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2、经常给孩子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 3、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切忌:不可无理取闹,甚至去恐吓别人家的孩子。 话题二:准备 * 习惯准备 按时作息的习惯 正确的坐立行走的习惯 饮食习惯 阅读习惯 话题二:准备 * 按时作息的习惯 早睡早起 培养时间效率的意识 多进行有时间控制的操作训练 话题二:准备 * 坐立行姿势 温馨建议: 身体要坐直 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 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 胸前距离桌子一拳 话题二:准备 * 饮食习惯 话题二:准备 正餐吃好、吃饱 不挑食 不吃零食 * 培养阅读习惯 温馨建议: 家长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鼓励孩子自己读书 阅读提示:每天支持读书5-10分钟。 阅读书目: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三字经、弟子规、科普读物和名人传记。 话题二:准备 * 知识准备 语文:拼音没学不重要。在校一个月学完,两个月巩固,都能合格。营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交流语言不要幼稚化(电灯-灯灯)。爱好阅读背诵(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