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浮游动物课件.pptx
其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除了前述的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毛颚动物和被囊动物外,在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类群中尚有一些浮游种类。此外腔肠动物中虽然以浮游种类为主,但饵料意义不大。本章简略介绍其它甲壳动物、浮游软体动物、浮游多毛类和腔肠动物。;其它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是比较原始的节肢动物,由于表面被甲壳,因此称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的共同特征为:以鳃呼吸;身体分节;头部具5对附肢,即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辅助摄食,后5对为步足,游泳用,低等的种类腹部无附肢。
自由生活的甲壳动物一般分为5个亚纲,即:
1.鳃足亚纲Branchiopoda:有鳃足。如枝角目、无甲目、背甲
目、贝甲目。
2.桡足亚纲Copepoda:即桡足类。
3.软甲亚纲Malacostraca:虾、蟹。包括糠虾目、等足目、端足目、十足目和爬行目。
4.介形亚纲Ostracoda:介形虫
5.蔓足亚纲Cirripedia:全为海产。如藤壶、茗荷等。
枝角类、桡足类前已述及。蔓足类多为附着种类,本节概要介
绍鳃足亚纲、软甲亚纲、介形亚纲的种类。;一、无甲目Anostraca
本目的特征为无甲壳(头胸甲),具成对的具柄复眼,第二触角退化很小,雄性变为执握器。常见种类有丰年虫和盐卤虫。
(一)卤虫科Artemiidae:胸部11节,每节具1对足,腹部8—9节,末节很长。雄性第二触角2节,第一节基部与头愈合,第二节斧状,无触角附肢。无明显的储精囊。仅一属。
卤虫Artemia:又称盐水丰年虫(brineshrimp)、丰年虾等。;卤虫的形态特征:体延长,全长1.2~1.5cm。体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分节明显。头部5节,头部具单眼及一对有柄的复眼。第一触角丝状;第二触角雌性呈一小突起,雄性变成执握器,2节,宽扁,呈斧状。胸部11节,有胸肢11对,宽板状,内缘分许多叶,为游泳肢。腹部由8节构成,不具附肢,第1—2节愈合。雌性腹面形成卵囊,雄性形成一对交配器。末节有2扁平的尾叉,边缘具刚毛。卤虫的颜色与生活环境有关,一般在高盐水域呈红色,而在盐度较低的水中呈灰白色。卤虫发育有变态阶段??冬卵孵出的无节幼体很小。体长0.3~0.4mm,体宽0.25~0.30mm(包括附肢的基部),身体呈长椭圆形,不分节,具三对附肢,呈淡肉红色。孵化3天后,幼体生长到0.8~0.9mm,附肢加长、活动力加强,消化道明显可见,复眼开始出现,体后步分节隐约可见,此时进入后无节幼体期。;卤虫的繁殖习性
卤虫有两类,一类是孤雌生殖卤虫,一类是两性生殖卤虫。一般认为,孤雌生殖卤虫和丙性生殖卤虫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也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是种间的差别。国内的卤虫品系多数是行孤雌生殖的,但山西运城盐湖等地出产的卤虫进行两性生殖。
卤虫的繁殖期在北方一般可从4月延续到11月。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生殖方式,卵生是指子代以卵的方式自母体内产出,卵胎生是指子代自母体内产出时已孵化为小的无节幼体。雌性卤虫的生殖系统能形成两种类型的卵——冬卵和夏卵。关于控制产冬卵和夏卵的机制还不清楚,但一般认为环境条件好时产夏卵,条件较差时产冬卵。夏卵在育卵囊内发育至无节幼体时才产出,此即为卵胎生,这种生殖方式能迅速地增加卤虫的数量。冬卵(又称休眠卵、耐久卵)的外面包有一层厚厚的卵壳,是由卵壳腺分泌形成的,这种卵在雌体的育卵囊内发育至约4000个细胞即停止发育并进入滞育期,产出后不经一定条件的刺激不能孵化,这就是我们在水产养殖中所使用的卤虫卵。耐久卵在一定条件下,终止滞育,启动孵化生理,重新开始胚胎发育,最后孵化为无节幼体。;卤虫的生态习性
(1)分布:卤虫分布甚广,在世界各大陆的盐湖、盐田等高盐水域中均有分布,风和水鸟是卤虫传播的主要媒介。我国的卤虫分布.最常见于华北的盐田、海南西岸的盐田、山西运城的盐湖和西北地区的大部分盐湖,在青藏高原的盐湖内也有发现。在自然界卤虫一般出现在下列地区:①能持续保持稳定的高盐度地区(波美10一18度为宜),因为在这种件下才能排除卤虫的捕食者。②在冬季有冰冻期,因为在冰冻的低温环境,即使卤虫卵有机会吸水也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和孵化,可以存活到翌年春季。
(2)盐度:卤虫是广盐性生物,特别能忍耐高盐,甚至能生活在接近饱和的盐水(波美25度)中。一般说来,幼虫的适应盐度范围为20—100,成体的适应盐度范围为10~250。
(3)温度:卤虫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为6℃一35℃,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适生长温度25℃一30℃。;(4)溶解氧和pH值: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