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技巧讲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初中阶段议论文课文目录 八(上)第三单元(议论文)???9.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0.*谈语言(王力)????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2.*懒惰的智慧(凯利)??? 八(下)第四单元(演讲稿)???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4.我有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5.*你是你的船长(崔卫平)???? 九(上)第三单元(议论文)???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0.吴汉何尝杀妻(邓拓)????11.*大小猫洞(金克木) 12.*世上没有傻问题(卡尔·萨根)??? 九(下)第三单元(序和跋)???9.《家》的序和跋(巴金) 10.读《堂吉诃德》(海涅)????11.*永远新生(吴冠中) 12.*科学与艺术(李政道) 文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孟子) 《曹刿论战》《订鬼》 《马说》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思考:①仿照画线句再仿写一个语句,为本文补充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1),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2)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又说:“任何人,(3)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4)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证方法. 作用: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 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 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解决问题(结论)怎 样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规范性答题格式: 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09沈阳中考《敬业?职业?精业》 ⑦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20.分析选文第⑦段的论证思路。(2分) 首先提出敬业不易、精业更难的观点,然后列举梅兰芳和邓亚萍刻苦练功的事例,接着得出结论: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09燕山中考《匠人与大师》 ④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21、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有力的佐证前面提出的论点。(每点1分,共3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