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革 命-教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词.pptx

发布:2018-02-23约3.2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革命 ——技术发展史之绝唱主讲人:时间地点内容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发源英格兰直至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与德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气时代,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半期,二战后世界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航天科技的出现第四次产业革命21世纪~至今始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世界“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开始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实现无纸化办公绿色工业革命,工厂智能化第五次工业革命21世纪~至今世界机器的发展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各种定理、结论的得出,经验的归纳,材料的整理,信息的归类和消化,文章的草拟都可由人工智能机器完成。人类将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并用纳米技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因: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②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③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④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发明创造及改良:纺织:1733年 凯伊·约翰发明飞梭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机,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1779年 克伦普敦发明走锤纺骡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蒸汽与机动: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制造第一台蒸汽机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纽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蒸汽机车“旅行者号”其他:1796年塞尼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术*1797年 亨利·莫兹莱发明螺丝切削机床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发明抽水马桶结果及革命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开了欧美实现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加快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地点:德国美国2、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③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④市场: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⑤环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进一步扩大,资金大量积累),相对稳定 的国内国际环境过程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进步: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1819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电动机1891年以后,较为经济、可靠的三相制交流电得以推广内燃机的的发明创造及进步:1859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钻出第一口油井。此后人们在内燃机的驱动下开始大量开采石油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