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桂林理工大学电法勘探考试要点.doc

发布:2018-09-23约3.3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汉译英 高密度电阻率法(M-RES):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 电阻率剖面法:Electrical profiling method 电阻率测深法:Electrical sounding method 充电法:The “mise-a-la-masse”method 激发极化法: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电磁感应法:Electromagnetics 大地电磁法:Magnetotellurics sounding method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甚低频法:Very low frequency method 二、名词解释 决定和影响电阻率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决定:供电极距。影响:地电断面电阻率大小,装置类型,装置系数,供电强度。三极装置的勘探深度约为AO的2/5,对称四级的勘探深度约为AB的1/5,但AB越大,效率低,成本高,所以野外一般二者兼顾,对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法假设覆盖层厚度为H,则取AB/2和AO=3H到5H之间。联合剖面法的最大勘探深度是AO/2。 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在电法勘探中主要考虑的是哪些因素? 答:①导电矿物的成分,含量及岩矿石的结构够造; ②岩矿石的孔隙度以及空隙中水含量和水的矿化度; ③温度; ④压强; 其中①②是主要因素。 何谓理想导体?对理想导体充电的充电电场有何特点? 答:电阻率为零的导体为理想导体。理想导体充电电场特点:导体内部无电压降,为等势体。周围电场分布与充电点无关,只与充电电流、导体形状、产状/大小、位置及周围介质电性分布情况有关。 简述电子导体自然电场的形成过程。 答:赋存在地下的电子导体被地下潜水面所切割时,上部为氧化环境;下部为还原环境。并且这种状态通过自然界大气降水的循环总能保持,因此在导体和溶液的界面上形成不均匀双电层,产生自然极化,并形成稳定的自然极化电场。 何谓频散率?写出其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 答:频率域中描述激发极化效应强弱的参数称为频散率。记为Ps=(△UD-△UG)/△UG*100% Ps:频散率;△UD:低频电位差;△UG:高频电位差 在同一工区进行激电工作时,用不同的供电时间(T)或不同的测量延时( t )行不行?为什么?用不同的供电电流行不行?为什么? 答:同一工区的激电工作不能用不同的供电时间和不同的延迟时间,因为,不同的供电时间反映的总场大小不同,不同的延迟时间反映的二次场强度也不同。而因这种不同而产生的ηs不同不是由地下异常体引起的,而是由不同供电时间和延迟时间造成的。为了体现异常体的影响,在同一工区应严格保持用相同的供电时间和延迟时间。 高密度电阻率法 答:基于电阻率法的原理,采用一次阵列布极方式,利用程控多路转换器和微机电位仪组合方式,实现不同装置类型和不同极距的断面或立体视电阻率测量方法。 高阻反交点 答:对联合剖面曲线而言,其ρaA和ρaB曲线在异常体上方均有一个交点(ρaA=ρaB),并在交点左边有ρaB ρaA,在右边有ρaB ρaA 。交点处的视电阻率值ρaρ1,将这种交点称为“高阻反交点”。 何谓电阻率?何谓视电阻率?何谓等效电阻率? 答:电阻率:单位电流通过单位面积单位长度介质的电阻值,反映介质导电能力的大小,是介质的基本属性。 何谓视电阻率:在电场所涉及的范围内,所测由地形变化以及地下不同介质导电能力的综合反映结果的电阻率。 何谓等效电阻率:在激发极化效应中,极化体对极化总场的电阻率,用 表示。 何为等效电阻率法: 答:在体极化条件下,通过用等效电阻率代换一次场电位表达式中的视电阻率后求解出极化场?U的方法。 离子导体产生的自然电场(过滤电场)有几种?写出具体名称 答:山地电场、河流电场、上升泉电场、裂隙渗透电场。 电阻率中间梯度法适合于寻找直立良导薄板和水平高阻薄板状物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中间梯度法利用的是均匀场,在均匀场中,直立良导薄板和水平高阻薄板都对场的畸变作用最小,致使异常不明显,所以中间梯度法不适合寻找良导直立和水平高阻薄板状体。 电阻率法: 答:以地壳中岩、矿石不同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稳定电流场的地下分布规律和特点,实现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组勘探方法。 电磁感应法: 答:以地壳中岩、矿石不同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观测和研究电磁场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找矿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一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