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脏胆道系统解剖.ppt

发布:2016-12-25约3.39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脏胆道系统解剖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B超室 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falciform ligament of liver (2)冠状韧带coronar yligament (3)三角韧带triangular ligament (4)肝胃韧带hepatogastric ligament (5)肝十二指肠韧带hcpatoduodenal ligament 肝脏分叶与分段 膈面观 分为左叶、右叶 脏面观 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Glisson系统之间存在有明显的裂隙划分肝叶和肝段。 G1isson系统 G1isson系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在肝内被结缔组织鞘包裹在一起组成。 它们在肝内,按半肝、肝叶和肝段而分支,故以它作为肝内分叶分段的基础。 胆囊和肝外胆管 胆囊管的变异 胆囊管经肝总管前或后与肝总管呈锐角汇合(61%), 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至十二指肠上部之后汇合(36%), 胆囊管与肝右管汇合(3%), 胆囊管很短或缺如。 肝内胆管:肝管 肝外胆管:肝总管、胆总管 左右肝管汇合成肝总管,肝总管在胆囊管汇入点 下方呈但胆总管。根据胆总管行程,可将其分为以下4段: 1)十二指肠上段 2)十二指肠后段3)胰腺段4)十二指肠壁段 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 肝的血供 肝固有动脉供给肝需氧量的40%-60%和肝本身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的血量占20%-30%, 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供给的血量占70%-80%,主要输送来自肠管吸收的水分和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进入肝,进行加工。 肝静脉收集肝内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在腔静脉沟处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侧枝血管 门、腔静脉间的吻合部位 食管壁内的食管静脉丛、 直肠壁内的直肠静脉丛、 腹前外侧壁脐周围的脐周静脉网(脐旁静脉丛) Retzius静脉(腹腔脏器与下腔静脉属支相吻合的小静脉)。 1、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 →奇静脉或半奇静脉→上腔静脉。 2、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 → → → 肛静脉→阴部内静脉→ → →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3、门静脉左支→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下静脉→ →下腔静脉 胸腹壁静脉→ 腹壁上静脉→ →上腔静脉 4、门静脉→ Retzius静脉→ 低位肋间后静脉 腰静脉 膈下静脉 肾静脉 睾丸静脉(卵巢静脉) →下腔静脉 肝的淋巴管 浅组:位于肝实质表面的浆膜下,形成淋巴管网,可分为膈面和脏面两部分。 膈面的淋巴管分为左、右、后3组。 左组的淋巴管注入胃左淋巴结; 右组的淋巴管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 后组的淋巴管经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注入膈上淋巴 结及纵隔后淋巴结;。 脏面的淋巴管多走向肝门,注入肝门淋巴结,仅有右半肝的后部及尾状叶的淋巴管与下腔静脉并行,穿经膈注入纵隔后淋巴结。 腹腔干celiac trunk是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无对(奇数)支,在膈肌稍下方,约平第十二胸椎处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长约2-3厘米,发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等三支。 肝静脉 左中右三支 汇入下腔静脉 (肝分叶分段的重要标志) 门脉血流 胆囊 肝脏 右肝静脉 中肝静脉 左肝静脉 第二肝门 下腔静脉 1. 浅组 分为膈面和脏面两部分 * 肝脏的位置 肝脏的外形:前面观 楔形 膈面、脏面 肝角、前后左右四缘 膈下间隙 膈下间隙被肝分为肝上及肝下间隙。 肝上间隙又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被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分为左肝下间隙和右肝下间隙(又名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又以小网膜为界分为左肝下前间隙(小网膜之前)和左肝下后间隙(即网膜囊)。 肝裸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