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三量计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 个 煤 量 计 算
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2012年9月矿井试运转前三个煤量计算如下。
一、 三量的计算
(一)、开拓煤量计算:
Q开=(LhM平d-E失-P)K
式中:Q开--开拓煤量,t;
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
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
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E失--地质损失煤量,t;
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
K--采区回采率。
Q开=(LhM平d-E失-P)K=(760×180×1.45×1.40-303000) ×90%=752000(吨)
(一号井一水平已全部形成开拓量)
(二)、准备煤量计算:
Q准=(LhM平d-E失-P)K
式中:Q准--准备煤量,t;
L--采区的走向长度,m;
h--采区的斜长,m;
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E失--地质损失煤量,t;
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
K--采区回采率。
Q准=(LhM平d-E失-P)K=(800×140×1.45×1.40-6000-8000) ×90%=345000(吨)
(三)、回采煤量计算:
Q回=LhDx
式中: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
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
M--煤层的可采厚度,m;
d--煤的容重,t/m3;
x--工作面的回采率。
Q回=LhDx=380×100×1.45×1.40×95%=73200(吨)
二、三量的可采期限与计算
(一)三量的可采期限
根据有关规定三量可采期限为:
(1)、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为2年以上;
(2)、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8个月以上;
(3)、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个月以上。
(二)三量实际可采期限计算: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其计算可采期产量以此为据,故本矿矿井验收前三量情况是:
(1)、开拓煤量:752000÷150000÷1.4 =3.6(年);
(2)、准备煤量:345000×0.9÷12500 =24(月);
(3)、回采煤量:73200÷12500 =5.8(月)。
2012年9月
矿 井 三 个 煤 量 管 理 台 帐
(基本建设转生产时)
煤矿名称:清水煤矿 截止时间: 2012年9月
矿井可采储量(万t)现有生产水平可采储量
(万t)开 拓 煤 量准 备 煤 量回 采 煤 量数量
(万t)可采期(年)计算可采期产量 (万t)数量
(万t)可采期(月)计算可采期产量 (万t)数量
(万t)可采期(月)计算可采期产量(万t)147.475.275.23.656.434.524317.325.86.96说明:
本次计算依据《福泉市太平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单位负责人: 熊安法 审核: 制表人:朱先明 报出日期:2012.9.30
太平煤矿储量及保安煤柱损失量管理表
单位:万t
煤层
编号保有储量工业
储量风氧
化带
断层
保护
煤柱井田
边界
保护
煤柱村寨
公路
保护
煤柱设计
利用
储量工业
广场
煤柱主要
井巷
煤柱采区
回采
率
%可采
储量122b333334合计M144.6150.7295.3101.224.3+
2.721.643.391.544.918573.64备注:1、矿井保安煤柱总损失14.59万t。其中:永久煤柱损失9.68万t,主要井巷煤柱损失4.91万t。
2、风氧化带及断层保护煤柱按30m留设;井田边界煤柱按15m留设;村寨及公路保护煤柱按其缘外推20m留设;工业广场保护煤柱与采空区边界煤柱重合;主要井巷保护煤柱:水平巷道按一侧20m留设,主平峒及回风斜井上部按一侧20m留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