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地质白志勇第四章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doc

发布:2017-04-23约3.7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和重度: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r)。(g/cm3) 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N/cm3) 二、颗粒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 颗粒密度:单位体积固位颗粒的质量()。(g/cm3) 比重(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力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力之比(ds)。 三、孔隙度和孔隙比: 孔隙度: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n)。 孔隙比:孔隙体积与岩石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e)。 第二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一、吸水性:指岩石吸收水的性能。其吸水程度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率:(150个大气压下或真空)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 () 二、透水性:指岩石能透过水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示。(m/s) 达西层流定律: 渗透系数: 三、软化性:指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KR表示。 软化系数: 一般软化系数的岩石具软化性。 四、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强度损失率: 不抗冻的岩石 RL>25% 重量损失率: GL>2% KW>0.7 五、可溶性:指岩石被水溶解的性能。 六、膨胀性:指岩石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能。 七、崩解性:岩石(干燥)泡水后,因内部结构破坏而崩解的性能。 第三节 岩石的力学性质 一、变形:岩石受力后发生形状改变的现象。主要变形模量和泊松比表示。 2、泊松比:指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 二、强度:指岩石受力破坏时承受的最大应力。 1、抗压强度:(烘干、垂直结构面受压、单轴) 2、抗拉强度:(一般用劈裂法) 3、抗剪强度 4、点荷载强度: 第四节 风化作用 一、定义:地表及地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成分改变的过程。 二、风化作用类型: 1、物理风化:指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以机械破碎为主,无明显成分改变的过程。 (1)热胀冷缩作用:主要发生在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地区。 (2)冰劈作用:主要发生在雪线附近。 (水结冰时,体积增加1/11,对两壁岩石产生96Mpa的压力) (3)盐类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强烈蒸发的干旱地区。 (明矾结晶,体积膨胀50%,压力达40kg/cm2) 2、化学风化:指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以化学成分改变为主,无明显机械破碎的过程。 (1)溶解作用: (2)水化作用: (3)氧化作用: (4)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指由生物活动过程引起的岩石风化。 (1)生物物理风化:根劈作用 (2)生物化学风化:有机酸侵蚀 (三)影响风化的内部因素: (四)岩石风化程度分级: 1、分级依据: 2、分级:(共五级) 未风化 微风化 弱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第五节 岩石、土的工程分类 一、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 坚硬岩 较坚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Rc:>60MPa 60-30MPa 30-15MPa 15-5MPa 5MPa 二、岩土按施工工程分级:(铁路部门) VIVIVIIIIII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三、土的分类 (一)土的颗粒分组及按颗粒级配分类 2、按颗粒级配(不同粒级的含量)分类 备注:液限:土从流动状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WL 塑限:土从可塑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目前用搓条法确定塑限)。WP 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表示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三)特殊土分类 1、定义:指按区域性分布的,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土。 第六节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特殊土:主要按区域分布,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土。 一、黄土: 1、定义: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淡黄色或褐黄色的特殊土。 2、成因和分布:沙漠下风处,即秦岭以北11个省市,面积64万km2。主要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共41.2万km2,厚100-200m。 3、特征: (1)颗粒粒度:以粉砂为主,占60~70%,其次为粘土。 (2)易溶盐含量高,碳酸盐类占10~30%,其次为氯化物和硫化物。 (3)质地均一,结构松散,孔隙大,孔隙度为33~64%。 (4)垂直节理发育。 (5)具湿陷性。 4、分类: 5、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黄土的湿陷性:地表局部汇水?溶解潜蚀?碟形洼地 (2)黄土陷穴:地下水潜蚀?地下洞穴?塌陷(形成于地下水水力梯度大的地方)。 6. 湿陷性黄土的土质改良 (1) 重锤表层夯实:一般采用2.5~3.0t的重锤,落距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