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创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2)在认识战后国际矛盾和战略力量对比上,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p317 (3)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断。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新判断深刻内涵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③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发展问题是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4)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①将和平与发展放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②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江泽民提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④江泽民还分析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5)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对中国的影响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什么是世界多极化?p320 (2)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依据 ①世界多极化是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结果 ②美国无力独霸世界 (3)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p321 (4)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5)在世界走向多极化进程中,综合国力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新科技革命是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和平发展的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1.毛泽东、周恩来捍卫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外交 建国初期的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 50年代中期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苏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2.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中包括: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3.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