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地理第五单元练习题2.doc

发布:2016-08-27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地理第五单元练习题 1.甘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甜菜生长在中温带,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阶段性 2.下列既有商品谷物农业,又有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是: A.南非  B.加拿大  C.新西兰  D.澳大利亚 3.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的是: A.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  B.电子工业和炼铝工业   C.印刷工业和家具工业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 4.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在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A.就近获取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B.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C.荷兰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5.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复杂  B.钢铁质量下降   C、市场狭小   D、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6.世界上大牧场分布的主要气候区是: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7.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国家政策   D.降水多少 8.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   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9.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住条件中,全部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C.气候、市场、机械、水源  D.地形、土壤、交通、城市 10.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阿根廷 B.美国、澳大利亚  C.南非、新西兰 D.南非、阿根廷 11.有些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称之为工业惯性,其形成原因不是因为: A.搬迁费用太高  B.政府的影响  C.考虑当地经济  D.没有合适的区位 12.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1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分布面积广,生产条件好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  D.市场条件好,发展速度快 14.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气化 C.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D.生物工程 15.下列工业部门属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出现的是: A.钢铁 B.棉纺织 C.飞机制造 D.生物工程 16.关于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集中的特点愈加突出 ②工业部门增多 ③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投入减少 ④工业的生产方式向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方式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当前世界工业分布主要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 A.美国、东南亚、日本 B.东欧、日本、美国 C.北美、欧洲、日本 D.美国、西欧、香港、韩国 18.我国微电子工业主要选址在北京、上海,其主要原因是: 原料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环境良好 D.科学技术发达 19.下列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已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20.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 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④ 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1.我国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等钢铁工业城市是: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成的 B.自发形成的 C.一些钢铁厂为降低成本,近距离集聚形成的 D.工业地域扩展形成的 22.以下属于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的工业地域是: A.机械制造工业区 B.钢铁工业区 C.石油工业区 D.糖果厂 23.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获得规模效益 凡是存在工业联系的工厂一定形成工业集聚 新兴中小企业以分散为主 24.莱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航运最繁忙的地段,这里运输量的一半是: A.铁矿石 B.煤炭 C.钢铁 D.化工产品 25.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传统工业的是: A.钢铁、煤炭 B.核能、化工 C.电子工业、核工业 D.纺织、生物工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