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校园网设计方案_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1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HYPERLINK \l _Toc 1.1需求分析的任务 2
HYPERLINK \l _Toc 1.1.1社会需求 2
HYPERLINK \l _Toc 1.2需求调查 3
HYPERLINK \l _Toc 1.2.1业务现状 3
HYPERLINK \l _Toc 1.2.2网络数据流量 3
HYPERLINK \l _Toc 1.2.3外部要求 4
HYPERLINK \l _Toc 第二章、功能要求 4
HYPERLINK \l _Toc 第三章、逻辑设计 5
HYPERLINK \l _Toc 3.1主干网 5
HYPERLINK \l _Toc 3.3广域网络 PAGEREF _Toc \h 10
HYPERLINK \l _Toc 第四章、网络物理设计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4.1布线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4.2各设备间布线设计: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4.2.1光纤的选择: PAGEREF _Toc \h 13
HYPERLINK \l _Toc 4.2.2管理子系统的布线: 14
HYPERLINK \l _Toc 4.3中心设备室的选择: 14
HYPERLINK \l _Toc 4.3.1教师公寓设备间选择 15
HYPERLINK \l _Toc 4.3.2学生公寓1~3的设备间的选择 15
HYPERLINK \l _Toc 4.3.3教学楼设备间的选择 16
HYPERLINK \l _Toc 4.3.4办公楼设备间的选择 16
4.4布线系统:…………………………………………………………………16
HYPERLINK \l _Toc 4.4.1垂直子系统的布线: 16
HYPERLINK \l _Toc 4.4.2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17
HYPERLINK \l _Toc 4.4.3设备间子系统的布线: 18
HYPERLINK \l _Toc 4.4.4工作区子系统的布线: 19
HYPERLINK \l _Toc 第五章、网络管理系统 19
HYPERLINK \l _Toc 5.1系统内部各种网络互连 20
HYPERLINK \l _Toc 5.2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GEREF _Toc \h 20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
根据CNNIC 2002年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目前的上网总人口已达4580万,其中学生用户占了26%,是最大的用户群。 另据华为公司市场部提供的资料,中国网民的普及率是1.2%,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是93%。目前87%学生在网吧上网,97%的学生用201校园卡打电话。同时,随着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而校园网建设则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尤其是高校校园网建设。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它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校园网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是发展的,它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这个环境离不开校园网。 2、校园网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所以校园网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3、校园网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深入、全面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校园网上。4、校园网提供了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学校应将校园网与互联网联接,这也是学校信息化的要求,做到了这一步,通过校园网去了解世界、在互联网上树立学校的形象都是很容易的。 教育即未来。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工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手段;如何加深学生对于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了解;如何造就同时具备传统和信息双重文化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界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势必极大地推进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革命性变革。
1.1.1社会需求
首先,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