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历史核心知识点高效记忆攻略.doc
高中历史知识点背记
必修一
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中国古代第一种国家政权
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現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一般以禅让的方式实現;禹之后,政治权力演变為世袭制,宗族关系从此成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公元前16建立
商代贵族以血缘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商代政治另一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亲密結合。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同姓国:燕,鲁,晋)
分封制:封邦建国,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王族,功臣,現代贵族,让他們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目的: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為他镇守边疆,随从作战,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作用:有助于维护当時的政治秩序,势力范围不停扩大,但后期,各诸侯国出現了强国并弱国的形式,从而是周天子权威逐渐减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宗法制:西周政治的经典特性,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派政治权力。
目的:巩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处理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嫡長子继承制(实质上是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相結合)
大宗小宗制(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為天下的大宗。)
(其他诸子分為诸侯,诸侯国处在周王室附属地位)
作用:宗法观念成為老式思想;有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关系:互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制度的体現
4.秦朝:公元前2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
皇帝制度: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所有揽于自已手中,帝位终身制和王位世袭制。
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郡县制: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深远影响:彻底打破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直接影响:有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增进经济发展。
5.汉朝:公元前2建立汉承秦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目的是為了加强皇权
建立中朝(由皇帝左右亲信构成)建立外朝(原先的三公九卿)
6.唐朝:公元6建立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助于加强皇权
7.宋朝:公元960年建立
中枢门下---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负责财政
8.元朝:公元1271年建立
行省制度:行省制确实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行省官员一般由丞相、平章、参知政事构成。
9.明朝:公元1368年建立
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在废除丞相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置内阁,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10.清朝:公元1636年建立
军机处:為及時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设军机房,军机处成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关键权力机构,政治权力所有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
密折制:其实就是“密奏”,在給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重要是揭发某些贪官污吏的不法行為以及民情动向等等,严防了官欲的恶性膨胀和腐败行為,同步也使政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是雍正的最為辉煌耀政绩之一。
理藩院;中国清代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11,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汉朝:刺史明清:都察院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监察制度虽越来越严密,但实际效能有限,贪赃枉法行為司空見惯。
12,选官制度:中国历代选官制度表
选官制度 朝代 科目内容 方式 利弊
世
官
制 先秦 贵族 世袭贵族官吏享充足政权
垄断了统治经验积累传承
察西汉孝廉自下而上的推举选举了大批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
但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举
制
九魏晋贤有识鉴自下而上的推举起初有积极选举人才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