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圳市****公司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隐患排查
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检查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公司事故隐患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2.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每周检查一次,检查需填写《安全隐患检查记录》。
3.日常安全隐患检查以查违章、查隐患、查管理为主要内容。
4. 季节性安全隐患检查:
①春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跑冒滴漏及防火为重点检查内容;
②夏季安全检查,以防台风、防暑、防人身伤害为重点检查内容;
③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为重点检查内容;
④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人身伤害为检查内容;
⑤季节性安全检查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技术人员、安全员进行检查。
5.专业性安全隐患检查:
①检查防火、防爆、用火管理及消防设施;
②检查安全设施、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器具、通风、噪声等;
③检查防爆、防触电、防雷接地等;
④检查特殊工种及用具等;
⑤检查设备、仪表、安全联锁、报警仪器、安全状况;
⑥检查运输车辆等安全状况;
⑦检查环境卫生等;
⑧专业性安全隐患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公司主要领导进行联合大检查,每月检查一次。
6.节假日安全隐患检查:
①节假日前,为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应进行安全隐患检查;
②节假日安全隐患检查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自查并做好记录;
③节日前需认真检查下列情况:
a.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普通物品存放保管情况;
b.假日生产安全措施的安排落实情况;
c.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节前安全教育情况;
d.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e.节假日值班人员的落实情况。
7.不定期安全隐患检查
临时性专业检查及生产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安全隐患检查。
8.各级隐患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做好记录。
二、隐患整改
1.事故隐患范围:
①危及安全经营的不安全因素;
②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设施、安全设施隐患;
③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
2.对查出的隐患应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公司、部门两级管理逐项落实整改措施,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得拖延;
3.对于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4.对于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部门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①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②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③隐患的治理方案。
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三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日期),“两不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部门、部门不能整改的交公司)。
7.检查出的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限于物质或技术条件暂不能解决的,必须采取并落实风险消减措施,然后定出计划,按期解决。部门无力解决的,及进向公司主管部门写书面报告,申请安排解决;
8.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各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风险消减措施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执行。
9.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分别列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检修计划限期解决。
10.对未按期整改的隐患,实行《隐患整改通知单》办法,由安全管理人员填写,经安全生产委员会签发,由部门负责人签收并在规定时间内负责处理完毕,《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存档检查。
11.各类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检查,其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必须认真保存备案。
12.凡查出的各类隐患,因没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要追究隐患发生部门安全再负责人的责任。
三、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
1.事故隐患报告
①每天工作人员交接班例行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上级汇报;
②当班人员在工作当中发现事故隐患的,立即向上级汇报,需要紧急处理的,应根据情况处理;
③各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应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处理,需要其它部门配合的要向总经理汇报处理;
④各部门负责人将每天的事故隐患处理情况向总经理汇报;
⑤一旦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部门负责人接到员工报告后,立即向总经理汇报处理,总经理要及时向政府安全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隐患的治理方案。
2.举报奖励
凡工作人员举报,经部门负责人核实的事故隐患,公司对举报人按一般事故隐患100元,重大事故隐患500元进行奖励。
四、事故隐患监控
1.监控点的选择与确定
①易燃场所;
②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
③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
④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
⑤有机械伤害的场所。
2.管理实施
①坚持每一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