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完整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本会计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工资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交互分配法是一种“亲兄弟、明算账,算账后,再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计算出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再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3.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4.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大,在经济上不合算而放弃修复的废品。
5.废品损失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出现废品而发生的无价值的耗费。
6.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7.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8.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9.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企业为了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即生产费用的承担者。
10.逐步结转分步法,又称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一个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步法。
11.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是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只归集各个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和计算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将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加以汇总,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2.脱离定额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13.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14.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同时生产出来的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15.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16.等级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等级或质量不同的产品。
二、填空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
2.制造企业对费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按费用的 分类;二是按费用的 分类。
3.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 、 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4.计算计时工资的方法有 和 两种。
5.废品按照是否可以修复分可分为 和 两类。
6.A产品需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每道工序所需材料均在开始时一次投入,投料比例分别为50%、35%和15%,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投料比例是 ,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的投料比例是 。
7.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需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三道工序的定额工时分别为30小时、10小时和1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 ,第三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 。
8.制造企业的生产,按其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9.制造企业的生产,按其生产组织的特点,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10.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的形式不同,可分有 和 两种方式。
11.分类法的类内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一般有 和 两种。
12.在分离后再发生的加工成本称为 。
三、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 )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 B.经济性质 C.经济用途 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对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应当以( )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A.产品的品种 B.产品的批次 C.产品的生产步骤 D.产品的类别
5.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
A.完工产品的重量 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6.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