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重点.docx
PAGE
1-
公共管理学重点
一、公共管理学概述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福祉方面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
(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共管理的本质和规律。公共管理学的实践领域广泛,涵盖了政府治理、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项目等多个方面。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过程、公共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公共管理职能涉及政府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如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公共管理过程则关注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公共组织结构研究的是公共组织的内部构成和运作机制,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关注如何吸引、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则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管理职能与过程
(1)公共管理职能是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而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根据联合国《公共行政手册》的分类,公共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五个方面。以我国为例,政府规划职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期内,我国GDP年均增长7.1%,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元。在组织职能方面,我国政府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提高了行政效率。例如,2018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后,国务院部门数量减少至26个,部门间职能交叉和重叠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2)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活动。公共管理过程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通过决策环节制定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如“刺激计划”和“汽车业救助计划”。在执行环节,美国各级政府密切配合,确保政策落地。在监督环节,美国国会和独立监督机构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政策效果。在评估环节,美国通过评估报告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需要运用多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在决策环节,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执行环节,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工具,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在监督环节,可以采用审计、监察等手段,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在评估环节,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公共管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我国为例,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我国政府运用项目管理方法,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通过绩效管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政策效果。
三、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组织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在不断优化。据《中国公共行政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公务员总数为804.8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60%。在组织结构方面,我国公共组织普遍采用层级式结构,以实现决策的集中和执行的效率。例如,在地方政府中,市、县两级政府普遍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公务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组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目标在于吸引、培养、发展和保留优秀人才,以提升组织绩效。在招聘环节,公共组织通常会采用公开招考、竞争上岗等方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例如,2019年,我国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达到147.63万人,最终录取人数为9.8万人,录取比例约为6.6%。在培训环节,公共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据《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公共部门投入的人力资源培训经费约为300亿元。在考核环节,公共组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北京市在公务员考核中,将绩效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有效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3)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员工激励和职业发展。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公共组织通常会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培训激励等。以薪酬激励为例,我国公务员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近年来,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