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ppt

发布:2019-02-22约1.28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演练目的与分类 应急预案演练目的: 1、 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3、 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4、 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一)演练目的与分类 应急预案演练类型: 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按演练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按演练目的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桌面演练 专项演练 综合演练 复杂程度 低 高 (二)演练计划与策划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二)演练计划与策划 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 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演练形式和内容,根据演练目的确定演练形式,明确演练内容和情景,需要检验的技术手段,需要完善的协调机制,需要确立的工作职责等。 演练参加单位,根据演练形式和内容,按照应急预案涉及的范围,确定参演单位。 拟定演练地点和时间,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各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演练准备情况,提出演练拟定地点和时间。 演练经费预算,根据演练规模和涉及的内容提出演练经费预算和筹措渠道。 (二)演练计划与策划 综合演练通常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根据演练规模大小,其组织机构可进行调整。 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筹备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具体负责审定演练工作方案、演练工作经费、演练评估总结以及其他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等。 策划组。负责编制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宣传报道材料、工作总结和改进计划等。 执行组。负责演练活动筹备及实施过程中与相关单位、工作组的联络和协调、事故情景布置、参演人员调度和演练进程控制等。 保障组。负责演练活动工作经费和后勤服务保障,确保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评估组。负责审定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方案并实施,进行演练现场点评和总结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 (三)演练准备与实施 1、编制演练工作方案: —— 应急演练目的及要求; —— 应急演练情景设计; —— 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 —— 参演单位和人员主要任务及职责; —— 应急演练筹备工作内容; —— 应急演练主要步骤; —— 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及保障条件; —— 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三)演练准备与实施 2、组织落实方案内容: ——根据事故类型设置事故情景; ——根据演练规模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根据参演单位和人员组织培训; ——根据风险大小编制保障方案; ——根据演练需要确定评估方法; ——明确参演单位任务和角色; ——根据演练需要组织进行预演; ——根据需要进行再部署和安全检查。 (三)演练准备与实施 3、组织实施演练。通常综合性应急演练有一个演练启动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的事故情景和应急响应流程,在演练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 (四)演练评估与总结 演练评估是演练评估人员通过对演练活动的观察,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所有应急演练活动都应进行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的原则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以评促改,演练评估分为现场点评、书面评估和参演人员总结评估。 (四)演练评估与总结 现场点评。现场点评通常由评估人员或评估组负责人,按照演练日程,在演练现场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及取得的成效和建议进行的口头点评。 书面评估。评估组人员针对演练中观察、记录以及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按照应急演练评估手册,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